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至仁宗而后,纶言...

明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至仁宗而后,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从材料可以得出(     )

A. 明太祖没有参照元朝的政治制度    B. 内阁官员的权力呈加大的趋势

C. 明朝内阁与汉唐宰相都有决策权    D. 中书省与内阁均影响皇权加强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明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阁权,不居丞相名耳”等,本题考查明朝政治制度相关内容——内阁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得出的核心信息是,明成祖之后内阁正式形成,且内阁官员的权力不断在扩大,但内阁始终无决策权,只是皇帝的侍从,是皇权强化的产物,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A项表述错误,明太祖参照了元朝的相关政治制度;CD两项说法均不符合明朝内阁史实,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

A. 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B. 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

C. 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 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

 

查看答案

江南土豪从汉魏以来既已存在,并随着江南经济的进步而有较大规模的发展,在刘宋时他们中就不乏“献私财数十万”以求升进者,但迄至梁末,他们并不能“预于南朝大政”,究其原因

A. 军功授爵排斥纳粟拜爵    B. 唯才是举一定程度规避门阀士族

C. 新兴地主缺乏武装力量    D. 九品中正制形成僵化的门阀制度

 

查看答案

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可见县邑制的出现

A. 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B. 维系了君臣间的宗法关系

C. 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    D. 完成了封建专制国家的统一

 

查看答案

“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A. 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B. 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C. 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D. 促成了统一民族的形成

 

查看答案

下表是周王室分封情况一览表,对该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周王室同姓分封占主导地位    B. “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

C. 周王室的同姓亲族封地富庶    D. 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