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资本主义经济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开始更多地采用了机器生产。到1812年,国内已有200多家机械纺纱厂。1811年,工业生产总额比1789年提高50%。在农村由于消除了封建关系,农业发展也很快。……城市的资本又纷纷向农业渗透,加速了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王铭《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材料二  (拿破仑)将法国分为九十八个行政区,它们彼此都不是独立的,也是受到中央的控制,加强国家的统一管理。针对革命后,国家仍然存在的激进要求,城市平民和工人风潮以及保王党分子的叛乱一律加以镇压,但保持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允许逃亡贵族回国,分封新贵族,建立一整套朝臣制度和宫廷仪式。

——《世界通史》剑桥版

材料三  第537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545条  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此限。

第546条  物之所有权,不问其为动产或不动产,得扩张至该物由于天然或人工而产生或附加之物。

第1101条  契约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他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第1134条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拿破仑法典》

(1)据材料一,概括拿破仑帝国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实施材料二中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

(3)据材料三,概括《拿破仑法典》所体现的基本原则。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拿破仑对法国做出的贡献和法兰西帝国的性质。

 

(1)原因:使用机器生产;变革封建生产关系;向农业渗透资本。 (2)目的:加强国家对地方管理;恢复社会秩序;服务于帝制(或巩固统治)。 (3)原则: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原则;契约自由原则。 (4)贡献: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稳定了法国资本主义的秩序;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性质:资产阶级的军事专政。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拿破仑的历史活动,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1)本题考查的是拿破仑时期社会经济的原因,学生从材料中“更多地采用了机器生产”“消除了封建关系”“又纷纷向农业渗透”概况即可; (2)本题考查拿破仑措施的目的,学生从材料中“受到中央的控制,加强国家的统一管理”、“城市平民和工人风潮以及保王党分子的叛乱一律加以镇压”来巩固政权的目的; (3)本题考查的是《拿破仑法典》所体现的基本原则,从材料中“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依法成立的契约”概况; (4)本题考查的是拿破仑的历史作用,学生根据所学即可答出,然后答出其政权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的军事专政,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概况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政体(政府)以一人为统治者,凡能照顾全邦人民利益的,通常就称为“王制”(君主政体)。凡是政体以少数人,虽不止一人而又不是多数人,为统治者,则称“贵族(贤能)政体”。……以群众为统治者而能够照顾到全邦人民公益的,人们称它为“共和政体”。……僭主政体以一人为治,凡所设施也以他个人的利益为依托;寡头(少数)政体以富户的利益为依托;平民政体则以穷人的利益为依托。三者都不考虑城邦全体公民的利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材料三  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根据材料一说明亚里士多德对“政体”分类执行的标准。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治国主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在思想和教育方面有怎样的相似之处。

 

查看答案

(题文)(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是19世纪中日两国应对各自民族危机,进行的救亡图存运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明治政府曾以公历取代农历,元旦代替春节,改革服饰、发式和饮食习惯等。一开始,“欧化”铺天盖地。但是,这样的“欧化”很快被“日本化”回潮所压倒,尤其是思想界。……被称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的涩泽荣一,则从《论语》里寻找儒家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结合点,提出了著名的“论语加算盘”即“道德经济合一”论,这种社会大转型过程中的文明与文化“离异”与“回归”现象,在东亚具有普遍性。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是中国知识分子中的开明分子,面对世界性的现代化潮流和民族危亡而采取了防卫性的、自觉地现代化变革尝试。他们从西方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制度的角度,力图对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变革。……无论如何,戊戌变法为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拉开了序幕,这是它在中国历史上应有的地位,不能因其结果的失败而抹杀。                      

——周嫦妮《现代化视野中的戊戌变法》

(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治维新“欧化”的主要措施。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法在文化上进行了哪些“现代化变革尝试”。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查看答案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其诗作《放言》中写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该诗体现出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

A. 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历史人物

B. 历史人物的真伪难以辨别

C. 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礼贤下士

D. 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能否抵制流言

 

查看答案

中国史书有不同的体裁:纪事本末体、编年体、纪传体、典章体。在学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时,要想了解以某一人物为中心的生平事迹,最好参考上述哪一体裁的史书

A. 纪事本末体    B. 编年体    C. 纪传体    D. 典章体

 

查看答案

李四光为现代化建设作出的最大贡献是

A. 为地质力学奠基

B. 创立蜓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

C. 对地震的生成和预测作了大量研究

D. 根据地质学理论找到了一系列大油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