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40年夏,后方形成了8个主要分布于湖南、四川、云南、广西、重庆等地的新工业区...

1940年夏,后方形成了8个主要分布于湖南、四川、云南、广西、重庆等地的新工业区,包含了汽车修配、化学、冶炼、电力、纺织、机械等行业。“新工业区”出现对中国社会的长远影响是

A. 打击了日本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

B. 奠定了持久抗战的物质基础

C. 为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做物质准备

D. 调整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布局

 

D 【解析】材料信息是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内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新工业区”奠定了持久抗战的物质基础,但是从长远看,这些“新工业区”却调整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布局,故D项正确,B项错误;民族工业的内迁并没有阻止日本掠夺中国的资源,故A项错误;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是在1937年,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96年,严修任贵州提督学期间改革学古书院,提出了32字箴规:“义理之学,孔孟程朱;词章之学,班马韩书;经世之学,中西并受,中其十一,而西十九”。这表明此时

A. 传统教育仍占统治地位

B. 政府通过教育加强控制

C. 新式教育得到普遍认可

D. 学校教育处于转型时期

 

查看答案

外国使节采用何种礼节觐见中国皇帝,始终是中外关系的一个死结,围绕着“跪与不跪”,引发了多次外交冲突(见下表)。其反映的实质是

乾隆时代(1793年)

礼部坚持英国特使马嘎尔尼行跪拜礼,并擅改英国外交文书

咸丰时代(1860年)

指示决不见不行跪拜礼之夷人,否则“唯有与之决战”

同治时代(1873年)

英、法、俄、美等六国使节首次以平等礼仪觐见皇帝

 

 

A. 列强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B. 近代外交确立的艰难历程

C. 清政府天朝上国的意识

D. 维护国家主权利益的斗争

 

查看答案

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谈到明朝与日本的贸易时说:“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该材料可证明

A. 日本与欧洲勾结共同掠夺中国

B. 明朝与日本贸易情况复杂多样

C.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其合理性

D. 明朝海禁导致日本海盗的盛行

 

查看答案

宋代社会出现“士商合流”的现象,一方面商人劝子读书仕进或弃商从儒,一方面士人摆脱儒家“君子安贫若素”的古训,投身于商贾行列。该现象有助于

A. 新的商业文化的形成

B. 对外贸易的发展

C. 程朱理学地位的加强

D. 社会性质的变化

 

查看答案

钱穆先生在评论汉代的士人政府时认为,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渐从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为士人参政的新局面。该局面

A. 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

B. 促进了儒学地位的提高

C. 实现了社会公平公正

D. 开启官僚政治体制先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