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英语里,“民族”与“国家”是同一个词(nation),为了避免唤起不同民族(指...

在英语里,“民族”与“国家”是同一个词(nation),为了避免唤起不同民族(指移民的本源民族)的人关于“国家”的联想,美国很少使用nation这个词来指称不同民族的人,而更多地是使用“种族”(race)和“族群(族裔)”(ethnic)的概念。比如在人口普查时并不问及“民族”,也不要求选择民族血统。美国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

A. 淡化民族意识,强化公民意识

B. 回避民族问题,缓和民族矛盾

C. 模糊民族概念,消磨民族意志

D. 宣扬种族思想,实行种族歧视

 

A 【解析】从材料中美国避免使用民族这个词汇,说明它对民族这个词是反感的,想避开民族直接讨论国家,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在“回避”二字,美国并没有回避,而是换用其它方式;C选项错在“消磨民族意志”;D选项说法本身就有问题,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72—1893年,马克思、恩格斯先后为《共产党宣言》在各国出版撰写了7篇序言,每一篇序言都是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对宣言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和修改。这表明

A. 19世纪末欧洲不具备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B. 马克思主义可以直接用于指导各国的革命运动

C.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灵活多变、缺乏普世价值

D. 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共产党宣言》

 

查看答案

15至17世纪的欧洲海外扩张,首先意味着巨大的空间革命,同时意味着全球经济、政治及文化国际权力的中心已从伊斯兰世界移向基督教世界。这场“空间革命”的意义是

A. 东西方贸易壁垒被打破

B. 基督教对世界文化征服的成功

C. 世界近代政治文明得以确立

D. 世界文明之间的交流加强

 

查看答案

牛顿根据自已的研究成果,说地球是个扁球体,象只大桔子,并且准确算出了地球的平均密度和扁平率,后被证实。该成果的意义是

A. 构成近代力学体系基础和近代物理学支柱

B. 印证理性的正确性,促进启蒙运动的兴起

C. 证明了自然科学具有预见力和理论指导性

D. 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物理学中的传统观念

 

查看答案

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的《论告示》第32编记载,对承租人以土地遭受火灾为由要求免除地租的申请,皇帝的批复如下:如果你耕种的土地遵受了意外的火灾,那么,你完全有理由要求免除地租。材料反映了

A. 罗马皇帝注意按法律办事

B. 罗马法注重维护公共利益

C. 罗马公民的法治观念淡薄

D. 罗马法具有一定的理性思想

 

查看答案

1959年9月,美国发表一份对华政策的研究报告: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共加入联合国,台湾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台湾军队撤出金门、马祖等.对此,台湾方面回应:《开罗宣言》早已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1945年起即无所谓有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这表明

A. 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

B. 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

C. 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

D. 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