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的《论告示》第32编记载,对承租人以土地遭受火灾为由要求免除地...

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的《论告示》第32编记载,对承租人以土地遭受火灾为由要求免除地租的申请,皇帝的批复如下:如果你耕种的土地遵受了意外的火灾,那么,你完全有理由要求免除地租。材料反映了

A. 罗马皇帝注意按法律办事

B. 罗马法注重维护公共利益

C. 罗马公民的法治观念淡薄

D. 罗马法具有一定的理性思想

 

D 【解析】材料“如果你耕种的土地遵受了意外的火灾,那么,你完全有理由要求免除地租”反映了罗马法的公平理性的特点,故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罗马皇帝注意按法律办事,故A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维护公共利益的问题,故B错误;材料也不能体现罗马公民的法治观念淡薄,故C错误。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9年9月,美国发表一份对华政策的研究报告: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共加入联合国,台湾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台湾军队撤出金门、马祖等.对此,台湾方面回应:《开罗宣言》早已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1945年起即无所谓有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这表明

A. 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

B. 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

C. 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

D. 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政治力量、社会力量、资本力量大致保持了一种动态平衡,中国政治力量在受到社会力量和资本力量必要制约的同时,大致维持了自我规范和引领资本力量于社会力量的能力。中国发展的这一特点对于中国超越西方具有决定性意义。该观点认为

A. 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B. 资本力量创造了财富增长的世界奇迹

C. 社会力量通过互联网影响政治和经济

D. 三力平衡政治引领是中国崛起的保障

 

查看答案

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精神;邓小平的义利观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他认为:“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由此说明两人的义利观

A. 都反映了社会现实

B. 各自具有片面性

C. 都是为了发展经济

D. 从根本上是对立的

 

查看答案

1925年,中共四大在《对于农民运动之决议案》中提出“宣传农民组织农民的方法,自当从目前的实际问题入手”,涉及到反抗地主、苛税、匪祸、兴办水利等方面。19269月,中共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通过《农民运动决议案》,指出“农民政纲仍是在租额、高利、苛捐等问题上”。这反映当时中共中央

A. 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B. 认为农民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力

C. 农村工作与革命中心任务相结合

D. 注重解决农民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查看答案

近代北京民风保守,19世纪末人力车引入之初,人们不愿接受。据记载:当时人都不肯雇佣,妇女尤以坐人力车为羞耻。但不久人们发现人力车轻便、快捷、价廉,远过于通行骡车,风气大变,坐车人日见增加。人力车厂也随之各处林立,营业甚为发达。这说明

A. 中国应用工业革命成果速度快

B. 近代北京的交通日益发达便利

C. 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

D. 民众生活受政治局势影响巨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