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7年秋收起义的部队在进行三湾改编时规定:党支部建在连上(此前营、连、排没设...

1927年秋收起义的部队在进行三湾改编时规定:党支部建在连上(此前营、连、排没设党组织),排设党小组;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决议案(1929年12月)规定: 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上述规定旨在(  )

A. 确立党指挥枪的建军原则    B. 明确革命军队的政治任务

C. 把发展党员定为中心工作    D. 强化革命军队的军事纪律

 

A 【解析】由“党支部建在连上”、“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等信息看,可知当时这样的规定是等于明确了军队要有中国共产党指挥,故选A;BCD均与题意不一致,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维新派的骨干大多是由封建士大夫向资产阶级转化中的人物,他们如饥似渴地汲取西学营养、宣传介绍西学的同时,却依然怀恋传统的儒学,他们要求改革封建的政治体制,大胆怀疑儒家经典,却依然崇奉孔孟的理论权威。这体现了维新派

A. 改革指导思想不够明确

B. 趋新与恋旧的矛盾心态

C. 努力唤醒国人的民主意识

D. 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提出“转石效应”——改革往往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  )

A. 鸦片战争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意识到,“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求,必先练兵;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这主要表明清延中部分官员

A. 已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B. 强调学习西学应循序渐进

C. 反对清廷固守传统的做法

D. 对西方的认识仍较为肤浅

 

查看答案

清初,台湾迎来了两次重要的移民高潮。一次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数万明朝的遗民移民到那里垦殖,使台湾基本进入农耕社会。第二次是台湾被清朝收复后,“民之渡台如水之趋下,群流奔注”,使台湾有了更大发展。这两次移民高潮

A.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控制

B. 冲击了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

C. 驱逐了西方殖民者残余势力

D. 丰富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内涵

 

查看答案

康熙年间,美洲银元的使用区域从沿海扩大到东南,从江浙扩大到内地。从此,一个新的货币量词进入汉语体系,那就是“圆”(后又写成“元”)。这反映了

A. 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康熙时期的贸易政策有所调整

C. 清朝的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

D. 中国的经济政策顺应时代潮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