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仁宗实录》卷十一载:咸丰初,晋商摊派捐输繁多,朝廷并给与捐输的晋商虚职官衔。...

《清仁宗实录》卷十一载:咸丰初,晋商摊派捐输繁多,朝廷并给与捐输的晋商虚职官衔。1851年,榆次晋商常怿通过捐输获得“诰封武德佐骑尉从五品武官散阶”。之后,常家捐输频繁,朝廷封赏不断。这种做法旨在

A. 弥补清政府的国库亏空

B. 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

C. 抵抗西方列强侵略

D. 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

 

A 【解析】朝廷给与捐输的晋商虚职官衔,且捐输频繁,朝廷封赏不断,这说明清朝政府以此弥补清政府的国库亏空,故A正确;朝廷给与捐输的晋商虚职官衔,不能说明政府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故B错误;材料与抵抗西方列强侵略无关,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尖锐的阶级矛盾,故D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熊人霖称的《南荣集》描述明代闽浙地区的‘·寮主经济,,:“寮主者,汀之久居各邑山中,披寮蓬以待普民之至,给所执之种,稗为锄植而征其租;著民者,依寰主为活,而受其佣值。”促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A. 资本主义的萌芽

B.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C. 人身控制的松弛

D. 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查看答案

唐代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千里河烟直,青槐夹岸长。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 农村市场获得发展

B. 海上贸易居于主导

C. 坊市界限已经打破

D. 区间贩运异常繁荣

 

查看答案

考古界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甘肃放马滩纸、悬泉纸、早滩坡纸,陕西灞桥纸等。但《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A. 纸是汉代的主要书写材料

B. 汉朝各地推广了造纸术

C. 蔡伦发明造纸术最为可信

D. 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汉

 

查看答案

西周以前没有关于人质的记载,东周常有宗族之子做人质的情况,如“周郑交质”。秦始皇也是“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时,“悦吕不韦姬(后为王后)"所出。这种变化反映出

A. 宗法制已难以为继

B. 王室权威荡然无存

C. 社会秩序正在转型

D. 诸侯争战民生困苦

 

查看答案

从15世纪末开始,人类的全球化进程拉开序幕,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1)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两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