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熊人霖称的《南荣集》描述明代闽浙地区的‘·寮主经济,,:“寮主者,汀之久居各邑山...

熊人霖称的《南荣集》描述明代闽浙地区的‘·寮主经济,,:“寮主者,汀之久居各邑山中,披寮蓬以待普民之至,给所执之种,稗为锄植而征其租;著民者,依寰主为活,而受其佣值。”促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A. 资本主义的萌芽

B.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C. 人身控制的松弛

D. 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C 【解析】据题干材料可以知道,反映的是明代寮主经济的发展,说明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 人身控制的松弛,故选C;材料中并未体现资本主义的萌芽,农业生产效率,排除A,B;D项是在清朝晚期,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代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千里河烟直,青槐夹岸长。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 农村市场获得发展

B. 海上贸易居于主导

C. 坊市界限已经打破

D. 区间贩运异常繁荣

 

查看答案

考古界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甘肃放马滩纸、悬泉纸、早滩坡纸,陕西灞桥纸等。但《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A. 纸是汉代的主要书写材料

B. 汉朝各地推广了造纸术

C. 蔡伦发明造纸术最为可信

D. 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汉

 

查看答案

西周以前没有关于人质的记载,东周常有宗族之子做人质的情况,如“周郑交质”。秦始皇也是“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时,“悦吕不韦姬(后为王后)"所出。这种变化反映出

A. 宗法制已难以为继

B. 王室权威荡然无存

C. 社会秩序正在转型

D. 诸侯争战民生困苦

 

查看答案

从15世纪末开始,人类的全球化进程拉开序幕,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1)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两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下是王敬虞《中国近代工业资料》中的图表

 

 

 

 

年产100万吨以上

年产10—99万吨

年产1—9万吨

年产1万吨以下

外商企业

100

88.5

41.5

0

华商企业

0

11.5

58.5

100

 

 

1914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棉纺织厂平均绽数量示意图

材料二1911—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平均每年近37家,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1914年民族资本纱厂只有21家,产纱绽503104枚;到1922年纱厂增加到65家,当年共产纱绽1632074枚。这一时期,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1912年的180万吨,仅增加到1919年的330万吨。

——王方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

材料三(中国)实业……在棉铁,而棉尤宜先。凡隶属本部(指农林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确有关于社会农、工、商业之进退者,酌量财力,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

至于铁矿需本(资本)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条约正当,权限分明,既藉以发展地质之蕴藏,又可瞻贫民之生活。

现在世界上以大企业立国,而中国之公司法、破产法不备,故遂将此昙花一现之基础,至于今日,败坏不可收拾,断丧人民之企业心、合群心。今日,耗散最可宝贵之资本,不一而足。……故农林商部第一计划即在立

——《实业之梦一一张謇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2)据材料三,概括张謇“实业救国”的主要主张。(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3)材料三中,张謇的救国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否实现?为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