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春秋时期的“尊王攘夷”,到战国以后,原来被视为戎蛮的秦、楚两国,与韩、赵、魏、...

从春秋时期的“尊王攘夷”,到战国以后,原来被视为戎蛮的秦、楚两国,与韩、赵、魏、燕、齐并列七雄。这一变化说明

A. 华夷观念改变

B. 周朝历史结束

C. 民族融合加快

D. 诸侯争霸激烈

 

C 【解析】春秋时期的“尊王攘夷”说明还存在对少数民族的歧视,而到战国时期被视为戎蛮的秦、楚两国,与韩、赵、魏、燕、齐并列七雄,说明由于民族融合加快,原来对周边少数民族歧视的现象已不存在。故答案为C项。当时的中原民族和周边民族都是后来华夏族的组成部分,排除A项;B、D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自春秋以来,各国君主开始在名号上做文章。楚国率先自称为,跟原来的宗主周王齐列。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先后都变成了。战国中后期,秦国与齐国有了并称东、西帝的提议。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  )

A.楚国最先成为霸主                  B.周后期,王权衰弱

C.各国严格遵守分封制度              D.秦国与齐国要统一天下

 

查看答案

“自秦、汉以来,仕者不世,然其贤人君子犹能识其先人,或至百世而不绝,无庙无宗而祖宗不忘,宗族不散,其势宜亡而独存,则由有谱之力也。”这一现象说明

A.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

B. 宗法观念是维系家族亲情的纽带

C. 宗庙是维系亲情延续的关键

D. 宗法制构筑了家族内部等级观念

 

查看答案

著名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提出: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与注目于一姓一家之兴亡的后世帝王迥异。由此可见殷周间之大变革

A. 打破了传统的部落政治

B. 与后世王朝的更替本质相同

C. 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D. 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

 

查看答案

【选峰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杨时(1053-1135年),南剑将乐(今福建)人,理学家、教育家。师从二程,先后在北宋末南宋初任官收徒讲学,是在两个时代之间传递理学的重要人物。用列庄、华严宗、《易线》的内容来阐述哲学思想,提出由诚意正心而推之于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合一之说;用《大学》、《中庸》、《孟子》中“格物致知”、“诚”、“形色”、“天性”等概念来丰富思想,苦心论证界心与道心、天理与人欲的分别;他主张修身以自我为对象,净化己心,涵养仁义道德;在自然观上,吸收了张载“气”的唯物主义学说;教育方面强调“学以至圣”,重视“尊师重教”,而有为教育“精思力行”,崇尚书院治学,创办了东林书院。二程理学,(杨时)之后,“三传而有朱子,使此道大光,衣被天下。”他的哲学思想流传到国外,在南朝鲜、日本的影响很大。

——摘编自刘京菊《杨时承洛启闽的理学思想》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件说明杨时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杨时思想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巴黎和会所建立的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在西方的相互关系。但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它们之间的矛盾仍很尖锐。日本积极在该地区进一步扩展势力。美国一方面对巴黎和会的结果不满,另一方面对日本扩张不安,美日矛盾迅速发展。同时,各国海军军备竞赛加剧。1921年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了一次会议,参加国有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葡萄牙和中国。会议有两个主要议题,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远东和太平洋问题。会议实际上是在美、英、日三国操纵下进行的。会议期间和结束时,与会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协定和决议案,其中主要有:《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1919到1922年和平条约的失败相关。考虑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激情和仇恨,那些条约是可以理解的,但它们制造出的问题与所解决的问题几乎一样多。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国】罗伯特·E·勒纳,爱德华·伯恩斯《世界文明史》(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