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孔子有浓厚的参政意识,强调“学而优则仕...

下列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孔子有浓厚的参政意识,强调“学而优则仕”

B. 孔子自汉代起就深受历代统治者的尊崇,曾被封为“文宣王”

C. 孔子主张恢复周礼,以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

D. 孔子晚年整理了一些古典文献,最著名的是《论语》

 

D 【解析】试题分析: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持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主张“学而优则仕”,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曾被封为文宣王,主张克己复礼,改善人际关系。因此ABC均正确。D项错误,孔子晚年确实整理了一些古典文献,但是没有《论语》,《论语》为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所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中,体现孔子因材施教主张的一句是

A.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C.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D.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查看答案

(题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孔子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所适从

B. 孔子认为周“礼”非常重要,是实现仁的前提

C. 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D. 孔子认为“礼”和刑罚相对立的

 

查看答案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葸Xi:畏缩),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尖刻伤人)对这段话不正确的理解是(  )

A. 要用礼来加以节制,加以中和,这样才能使言行合度,符合社会规范。

B.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思想基本一致

C. “不学礼,无以立,认为礼是个人修养的落脚点。

D. 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张元济(1867—1959),光绪十八年进士,曾任总理衙门章京等职,支持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张遭“革职永不叙用”,后经李鸿章介绍,入南洋公学(近代著名官办高等学堂,今上海交大前身)任译书院主事兼总校,开始编译出版教材和参考书籍,实现了人生第一次跨越。在这期间,张元济主持出版的最有影响的书籍是严复翻译的《原富》(即英国亚当·斯密著《国富论》)。

1902年张辞去南洋公学职务,到商务印书馆筹建编译所。至此,张元济实现了人生第二次大跨越。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颁行,教育改革思潮再次兴起,编写得体、符合教育科学规律的教材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张把握住了历史机遇,1903年推出中国第一套现代教科书——“最新教科书”,1912年又推出“共和国教科书”,为变革中的国家确立了全新的文化标准。

——据张人凤《戊戌到辛亥期间的张元济》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张元济两次人生抉择中的身份转换。概括他对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

(2)以张元济为例,说明社会环境对历史人物人生抉择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0年7月第二次近卫内阁成立后,日本迅速确立了建设“大东亚新秩序”即“大东亚共荣圈”的国策,并迈出了南进的实质性步伐。由于日本的南进,加剧了与美、英等国的矛盾,随后开始了近一年的日美谈判。但由于两国在对华问题、南进政策等亚太政策上的根本矛盾不可调和,日本为实现“大东亚共荣圈”,终于发动了“大东亚战争”,并最终与美、英、荷等国发生冲突乃至开战。日本“大东亚共荣圈”范围是1940年划定的。其步骤首先是“西进”侵华,其次是“南进”东南亚各国,再次是占领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日本不仅企图独霸东亚,而且梦想进入“太平洋时代”。1941年12月8日,日本对美、英、荷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此后,日本在“自存自卫”的名义下,并声称为了解放亚洲而驱逐欧美势力,通过圣战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发动了三年半之久的“大东亚战争”。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亚太地区抗日战争的胜利,终于迫使日本法西斯宣布投降,“大东亚共荣圈”随之宣告崩溃。

——摘编自臧运祜著《近代日本亚太政策的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发动“大东亚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日本政府的“大东亚共荣圈”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