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一部反映辛亥革命的电影,下列出现的场景,你认为哪一个不符合史实( ) A. 大部...

一部反映辛亥革命的电影,下列出现的场景,你认为哪一个不符合史实(    )

A. 大部分农村在丈量田亩,实施平均地权纲领

B. 袁世凯与帝国主义国家代表亲切地交谈着

C. 一位革命党人在街头演讲,大声疾呼民主共和

D. 外国军舰在长江耀武扬威,向革命党施压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三民主义中“平均地权”的内容是逐步实现土地国有,而不是把土地分给农民,因而不会出现在农村丈量土地的情景,选项A不符合史实。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人为了发动群众,采取多种措施宣传民主共和的思想。而帝国主义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在华利益,也调集军舰给革命党人施加压力,袁世凯之所以能够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因此选项BCD均符合史实。故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86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表示: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90年代以来,日本一直在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这些现象表明

A. 美苏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B. 日本奉行独立自主的政策

C. 日本力图成为经济大国    D.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后来这种理论和党内“左”倾错误进行数次的斗争。

材料二1930年4月2日李立三同志在《怎样准备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的条件》的文章中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中心城市,产业区域,特别是铁路海员兵工厂工人群众的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6月,党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立三路线”。

请回答:对比材料一、二指出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主张;从民主革命实践的角度说明两种革命道路的历史地位和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历史图表组

材料二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行动太少。作为一个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国家,美国比任何国家更有可能轻视这一国际系统和总的挑战。但由于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美国对挑战的反应提出的法令越有效,这一系统将越长久和越稳定。

——(美)威廉沃尔弗斯《稳定的单极世界》1999年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

——江泽民《在武汉主持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1999年

(1)材料一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给国际关系带来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主张并指出其目的。

(3)材料三提出了什么观点?据材料二、三指出提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中英实力的对比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建设人民享有民主权利和幸福生活的现代化国家的理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2011年10月9日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信息?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不利的影响?

(2)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结合材料二中的表格内容,你认为是否有道理?说明你的理由。

(3)辛亥革命为建设人民享有民主权利的国家做出哪些重大举措?结果如何?

 

查看答案

材料一我们不能希望贸易会立刻就发展到按照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都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材料二但不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到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我因此毫不迟疑地向你指出几件事,这都是女王陛下政府认为极应该向中国政府力行要求的。

……这些点是:

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

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市……

三、实行鸦片贸易合法化

……

七、争取英国国王得有一位代表长久而光明正大地驻在北京朝廷。

——1845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得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哪些文字最能反映英国要求“修约”的原因?

(2)材料一反映了英国对鸦片战争的结果表示了什么态度?他们又想通过“修约”达到什么目的?

(3)材料二所列的内容,英法等国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得到了哪些特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