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历史图表组 材料二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历史图表组

材料二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行动太少。作为一个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国家,美国比任何国家更有可能轻视这一国际系统和总的挑战。但由于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美国对挑战的反应提出的法令越有效,这一系统将越长久和越稳定。

——(美)威廉沃尔弗斯《稳定的单极世界》1999年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

——江泽民《在武汉主持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1999年

(1)材料一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给国际关系带来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主张并指出其目的。

(3)材料三提出了什么观点?据材料二、三指出提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1)现象:图1代表欧洲走向联合;图2代表日本崛起;图3代表第三世界兴起。影响:冲击了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 (2)主张: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目的:为美国独霸世界提供理论支持。 (3)观点:世界呈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发展的曲折过程。理由: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多样化趋势遭遇美国“一级”图谋的挑战。 【解析】试题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对图片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根据图片信息可以得出图1代表欧洲走向联合;图2代表日本崛起;图3代表第三世界兴起。根据所学学知识,三幅图片给国际关系带来的影响:冲击了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 (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材料“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美国对挑战的反应提出的法令越有效,这一系统将越长久和越稳定”很明显体现了美国主张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旨在为美国争霸提供理论依据。 (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材料“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体现出中国主张多极化格局,理由从材料可以找到,如“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中英实力的对比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建设人民享有民主权利和幸福生活的现代化国家的理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2011年10月9日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信息?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不利的影响?

(2)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结合材料二中的表格内容,你认为是否有道理?说明你的理由。

(3)辛亥革命为建设人民享有民主权利的国家做出哪些重大举措?结果如何?

 

查看答案

材料一我们不能希望贸易会立刻就发展到按照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都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材料二但不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到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我因此毫不迟疑地向你指出几件事,这都是女王陛下政府认为极应该向中国政府力行要求的。

……这些点是:

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

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市……

三、实行鸦片贸易合法化

……

七、争取英国国王得有一位代表长久而光明正大地驻在北京朝廷。

——1845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得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哪些文字最能反映英国要求“修约”的原因?

(2)材料一反映了英国对鸦片战争的结果表示了什么态度?他们又想通过“修约”达到什么目的?

(3)材料二所列的内容,英法等国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得到了哪些特权?

 

查看答案

古人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教科书中的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观察图一,在通往雅典公民大会的道路上,有四种群体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请在漫画“通途”示例中,写出其余的三种社会群体。

(2)图二漫画“国王仍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已经不理国家大事了”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该政治形式最早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

(3)图三中的联邦政府结构是依据哪一部法律文献构建的?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体现了什么原则?又是如何体现的?

 

查看答案

2010年度贺岁大片《十月围城》已隆重上映。影片讲述了1905年10月15日,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乞丐、车夫、学生、赌徒、戏班主……不惧清政府和港英政府的双重高压,在香港中环浴血拼搏,保护孙中山的故事。下列对这一历史场景分析最正确的是

A. 孙中山闹革命广泛结交社会各界朋友

B. 当时的人们已越来越不满清王朝的统治

C.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 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已被所有中国人接受

 

查看答案

有人说:美国议会民主制的最大特点,不在于三权分立,在其分权的幌子下隐藏着集权的本质,即通过相互制衡把权力集中在最高权力机关中的大多数人手中。下列美国宪法条文中,最能体现这个观点的是(   )

A. 合众国的参议院由每州的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之

B. 凡两院议员各以三分之二的多数认为必要时,国会应提出对本宪法的修正案

C. 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税额,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

D. 未经国会同意,各州不得对进口货物或出口货物征收任何税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