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一旦公共服务不再成为公民的主要事情,并且公民宁愿掏自...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一旦公共服务不再成为公民的主要事情,并且公民宁愿掏自己的钱口袋,而不愿本人亲自来服务的时候,国家就濒临毁灭了。”卢梭意在强调

A. 公民应将公意作为行事准则

B. 政府应激发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

C. 政治参与是公民实现自我的途径

D. 个人利益应以集体利益为重

 

B 【解析】“一旦公共服务不再成为公民的主要事情,并且公民宁愿掏自己的钱口袋,而不愿本人亲自来服务的时候,国家就濒临毁灭了”说明如果公民不参与国家管理,这个国家爱就要灭亡,显然卢梭强调政府应激发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B正确;公民的公意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C中自我途径不符合材料事实;D中集体利益不符合材料中管理信息,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同样是古代文明的典范,罗马和希腊对待公民权的态度却大相径庭。雅典观念中“公民”的资格是有严格限制的,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罗马后期的这种做法

A. 实现了罗马疆域内居民的平等

B. 使罗马公民权利比希腊更广泛

C. 利于古罗马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D. 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

 

查看答案

1961年8月,湖南某县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又称《农业六十条》),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土地、劳力、耕牛、农具固定到生产队。9月,县内农村公共食堂全部解散。这项政策在当时

A. 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B. 有利于农业经济的恢复

C. 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D. 调整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查看答案

近代历史上某一时期,武昌城内家家户户都悬挂着用布或纸做的青天白日旗,街道上也挂着不少的口号标语,比如“政权归革命的民众”“拥护革命中心力量”等。这反映了

A. 清政府的统治走向土崩瓦解

B. 驱逐日寇成为人民的共同愿望

C. 开展土地革命赢得民众拥护

D. 国共合作推动革命形势高涨

 

查看答案

下表是15世纪至19世纪前半期中国白银购买力变化表,表格数据折射出

时期

15世纪

16世纪

17世纪前半期18世纪

17世纪后半期

18世纪前半期

18世纪后半期

19世纪

每公斤白银所能购买的大米(单位:公石)

75.11

46.44

31.07

31.78

27.37

15.92

12.32

 

 

A. 农耕技术的提高导致粮食价格下降

B. 政治局势的变化影响经济的发展

C. “海禁”政策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D.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临时约法》中反对总统制,追求“超议会制”的所谓民权主义制宪目标,忽视了在宪政制度框架中仍然握有实权的总统角色;而且立法与行政机关,“万一发生争执,双方都没有合法的手段来制约对方”。该学者旨在说明《临时约法》

A. 权力分散降低行政效率

B. 有利于防止专制维护共和

C. 政体构建本身存在缺陷

D. 赋予议会过大权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