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英...

(题文)(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英国对德宣战。加拿大作为英联邦成员,没有像一战时那样自动卷入,而是在本国议会通过决议后才正式对德宣战。自宣战以来,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成员一道,竭力从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支持英国,分担英国庞大的军费开支。1940年,加拿大总理麦肯齐应邀与美国总统罗斯福会谈,双方达成“奥格登斯堡协议”,同意在两国代表完全对等的前提下,成立常设联席防务委员会,研究北美大陆的共同防务问题;双方还同意两国军队每年可在对方境内进行军事演习。1941年4月,两国又共同发表《海德公园宣言》,声称要“调动这块大陆上的资源,每个国家应倾其所能为对方提供防御物资。”根据宣言,美国增加了从加拿大的进口;同时,加拿大为英国生产设备与军火所需的零部件,原来是加拿大向美国购买,现在则由英国从美国“租借”。《海德公园宣言》标志着加美两国正式进入合作生产军需品的阶段,加拿大向美国提供美国急需的部分原料,美国向加拿大供给大宗军工产品。

——摘编自潘迎春《<海德公园宣言>与二战期间加美关系》等

(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中加拿大外交活动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德公园宣言》的影响。

 

(1)特点:对英国的依赖性减少,但仍与英国保持特殊关系;积极参与反法西斯战争;重视与美国的合作。 (2)影响:有利于加拿大经济发展;有利于北美防务的加强;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力量的加强;有利于美加经济联系加强;有利于加拿大国际地位的提高。 【解析】(1)从材料“没有像一战时那样自动卷入,而是在本国议会通过决议后才正式对德宣战”“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成员一道,竭力从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支持英国,分担英国庞大的军费开支”“加拿大向美国提供美国急需的部分原料,美国向加拿大供给大宗军工产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答案。 (2)从材料“美国增加了从加拿大的进口;同时,加拿大为英国生产设备与军火所需的零部件,原来是加拿大向美国购买,现在则由英国从美国“租借”。《海德公园宣言》标志着加美两国正式进入合作生产军需品的阶段”中可以概括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明初废弃元朝服制,对服饰制度进行了大规模改革。明初服饰制度上采周汉,下取唐宋,相关法令有上百项之多。明代皇室及百官的衣帽服饰按用途分为不同的类型,有礼服、朝服、祭服、公服、常服等;衣帽鞋履的样式、尺寸、衣料、绣样、色彩有严格界定,各等级间不得僭越。庶民服饰鞋帽甚至发型样式也有严格限制,庶民不许穿靴,服饰“不得绣金锦煊丝绞罗,止用细绢素纱”。民间妇女的首饰不得用金玉珠翠,礼服不许用金绣,只能用紫、绿及各种浅淡颜色。商贾之家只许穿绢布,不许穿细纱。如有违犯,则予以惩治。

明初服饰总体保持俭约拙朴的传统习气,各阶层也无甚僭越。明中后期服饰制度遭到破坏,僭越无等,甚至“不以分制,而以财制”。服饰风气也一改明初的风格,追求华丽时尚,色彩面料变幻繁多,形式异常丰富,既有外来服饰,更有复古之风、好异之风。

——摘编自张志云《明代服饰文化探微》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初服饰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中后期服饰制度遭到破坏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大多数人认为18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存在着如图所示的特点。

——摘编自彼得•肯迪《全球性转变——重塑21世纪的全球经济地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图l所示的特点进行探讨。(说明:从图1中提取一个经济发展的特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早期的英国经济民族主义者认为,国内贸易虽然重要,但对外贸易是检验一个王国是否繁荣的试金石,为便于远洋贸易而进行殖民扩张,是英国摆脱对西欧其他国家依赖并最终变成强国的关键。他们强调:“在我们出口的货物里边,不应只注意到自己富余的东西,还必须考虑到我们邻友们的必需品;即使是他们不需要的以及尚未在别的地方加工制成的东西,我们也应(除了出售原料之外)尽量加工制造以从中牟利。”他们强烈要求政府限制乃至禁止羊毛出口,在他们的努力下,英国于1617年最终禁止羊毛出口。

——摘编自傅琼《近代早期英国经济民族主义刍探》

材料二:晚清以来民族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勃兴以经济层面表现较为明显。“商战”是经济民族主义的一个直接表达,强调“外国所需于中国者,自行贩运;中国所需于外国者,自行制造”;“须减内地出口货税,以畅其源;加外来出口税,以遏其流”,使“中国之富可期”。重商主义者提倡政府设“商部”,定“商律”,轻“厘税”,给“凭单”(专利证书),以期获得政府对实业的支持。利权观念是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随着晚清利权观念的侧重点由保富争利转向维护国家主权,人们所倡导的“收回利权”的主要方式也逐步由19世纪后半期的发展工商业、与外人商战向20世纪初之对外交涉,收回路权、矿权转变。

——摘编自袁为鹏《从利权观念的变迁看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早期英国经济民族主义与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主张的相同之处,并说明其不同之处及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

 

查看答案

1955年万隆会议与会国在《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明确反对“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以避免“利用集体自卫的名义组织侵略性的军事集团并以此作为大国控制小国的工具”。与会国的这一立场推动了

A. 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B. 美苏之间矛盾的加剧

C. 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

D.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查看答案

1921年4月,列宁说:如果农民经济能够继续发展,那么还应该为进一步的转变提供可靠的保证,而进一步转变就必须使效益最差的、最落后的、细小的、单干的农民经济逐渐联合起来,组成公有的大规模的农民经济。由此可知,当时

A. 余粮收集制得到推广

B. 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C.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D. 列宁已有建立农业合作社的设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