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5年万隆会议与会国在《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明确反对“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

1955年万隆会议与会国在《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明确反对“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以避免“利用集体自卫的名义组织侵略性的军事集团并以此作为大国控制小国的工具”。与会国的这一立场推动了

A. 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B. 美苏之间矛盾的加剧

C. 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

D.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 【解析】从材料“1955年万隆会议”“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利用集体自卫的名义组织侵略性的军事集团并以此作为大国控制小国的工具”体现出万隆会议推动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联合自强,故C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区域集团化,故A项错误;“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推动了万隆会议的顺利召开,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1年4月,列宁说:如果农民经济能够继续发展,那么还应该为进一步的转变提供可靠的保证,而进一步转变就必须使效益最差的、最落后的、细小的、单干的农民经济逐渐联合起来,组成公有的大规模的农民经济。由此可知,当时

A. 余粮收集制得到推广

B. 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C.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D. 列宁已有建立农业合作社的设想

 

查看答案

学者们普遍认为,在罗马法历史上有两件大事:一是在公元前304年,弗拉维乌斯将有关诉讼的材料公布于众,使罗马人第一次了解到法律诉讼的文字程式;二是公元前254年,第一位平民祭司长提贝鲁斯·克伦卡尼乌斯第一次公开地讲授罗马法,向公众提供咨询意见。据此可知在这两件大事发生前

A. 平民无法得到法律保护

B. 法律知识垄断在少数人手中

C. 罗马法处于习惯法阶段

D. 法律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较小

 

查看答案

1953年3月,中日双方达成日侨回国协议。1955年3月,中国派出贸易代表团访日,中日双方签署民间贸易协定,两国的贸易关系有了显著的发展。这反映了

A. 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

B. 中日两国共同应对苏联的威胁

C. 中苏同盟关系的破裂

D. 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实践

 

查看答案

下表为中国共产党在1933—1934年间发表的声明和公告。这些声明和公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时间

中国共产党发表的声明或公告

1933.1

《中共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进攻华北的决议》

1933.5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为反对国民党出卖平津华北宣言》

1933.8

《中共中央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与国民党的五次“围剿”告全国民众书》

1933.11

《中共中央为“中日直接交涉”宣言》

1934.1

《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致东北人民革命军及抗日义勇军电》

1934.4

《中共中央为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新进攻告民众书》

1934.6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为国民党出卖华北宣言》

 

 

A. 坚决反对日本侵略的立场

B. 联合国内各阶级力量的努力

C. 进行战略转移的军事准备

D.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部署

 

查看答案

据统计,1865—1894年中国共有商办新式企业139家,创业总资本约455万两,其中上海有29家,广东有95家,从资本数量来看,上海为244.5万两,广东为184.2万两。这表明当时

A. 新式企业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B. 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业生产

C. 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D. 广东是全国经济贸易的中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