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学者们普遍认为,在罗马法历史上有两件大事:一是在公元前304年,弗拉维乌斯将有关...

学者们普遍认为,在罗马法历史上有两件大事:一是在公元前304年,弗拉维乌斯将有关诉讼的材料公布于众,使罗马人第一次了解到法律诉讼的文字程式;二是公元前254年,第一位平民祭司长提贝鲁斯·克伦卡尼乌斯第一次公开地讲授罗马法,向公众提供咨询意见。据此可知在这两件大事发生前

A. 平民无法得到法律保护

B. 法律知识垄断在少数人手中

C. 罗马法处于习惯法阶段

D. 法律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较小

 

B 【解析】从材料“弗拉维乌斯将有关诉讼的材料公布于众,使罗马人第一次了解到法律诉讼的文字程式”“平民祭司长提贝鲁斯•克伦卡尼乌斯第一次公开地讲授罗马法,向公众提供咨询意见”中可以得出,这两件大事之前,法律知识被少数人掌握,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无法得到”;公元前5世纪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成文法,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法律的作用,故D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3年3月,中日双方达成日侨回国协议。1955年3月,中国派出贸易代表团访日,中日双方签署民间贸易协定,两国的贸易关系有了显著的发展。这反映了

A. 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

B. 中日两国共同应对苏联的威胁

C. 中苏同盟关系的破裂

D. 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实践

 

查看答案

下表为中国共产党在1933—1934年间发表的声明和公告。这些声明和公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时间

中国共产党发表的声明或公告

1933.1

《中共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进攻华北的决议》

1933.5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为反对国民党出卖平津华北宣言》

1933.8

《中共中央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与国民党的五次“围剿”告全国民众书》

1933.11

《中共中央为“中日直接交涉”宣言》

1934.1

《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致东北人民革命军及抗日义勇军电》

1934.4

《中共中央为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新进攻告民众书》

1934.6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为国民党出卖华北宣言》

 

 

A. 坚决反对日本侵略的立场

B. 联合国内各阶级力量的努力

C. 进行战略转移的军事准备

D.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部署

 

查看答案

据统计,1865—1894年中国共有商办新式企业139家,创业总资本约455万两,其中上海有29家,广东有95家,从资本数量来看,上海为244.5万两,广东为184.2万两。这表明当时

A. 新式企业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B. 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业生产

C. 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D. 广东是全国经济贸易的中心

 

查看答案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采信地圆、地动等天文地理学说,提出圆形的地球之上,“居中之国”并不存在;他还认为“今华夷通市,正朔相通”,故比较了中国农历与西洋历法的差异,“以便稽览”。这表明魏源

A. 倡导“师夷长技以自强”

B. 主张与外国进行“商战”

C. 突破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D. 为制度变革寻求理论依据

 

查看答案

元代划分行省边界时基本不考虑山川形胜,于是出现了许多跨山越岭、逾河渡江的政区。明朝时政区划分比较符合自然山川形胜。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明代

A. 形成了国家政治统一的局面

B. 经济重心南移

C. 对地方的控制力进一步加强

D. 边患危机解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