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

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 基本上没有促进经济的发展

B. 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

C.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D.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符合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的理解的应该是人民生活方面,结合“20世纪30年代”可知出现在斯大林统治时期,符合要求的是B项。A项表述错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C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D是新经济政策,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B.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查看答案

苏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俄建成了汽车制造厂,这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福特企图干扰苏俄的经济恢复        B.福特为经济利益放弃政治信仰

C.苏俄放弃布尔什维主义的理想        D.苏俄新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本

 

查看答案

(题文)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A. 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 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 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 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查看答案

1930年约有2万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到苏联工作,苏联有色金属企业的经理和技术经理几乎都由美国人担任。1931年苏联购买了世界拖拉机出口总额的90.5%,1932年苏联购买了世界出口机器总额的一半。由此可知

A. 苏联经济建设严重缺乏技术人才

B. 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波及到苏联

C. 美国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至苏联

D. 客观条件有利于苏联的经济建设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在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农户不再逐户加入农庄,而以整乡整区农民集体入社,有些地区纯粹是连片划入集体农庄。这突出反映了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

A. 调动了农民入社的积极性

B. 推动了苏联工业化进程

C. 以行政命令干预强制推行

D. 改变了土地的经营方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