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苏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俄建成...

苏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俄建成了汽车制造厂,这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福特企图干扰苏俄的经济恢复        B.福特为经济利益放弃政治信仰

C.苏俄放弃布尔什维主义的理想        D.苏俄新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本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俄建成了汽车制造厂”这一现象的本质内容。联系已学史实可知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社会主义国度失败后,列宁开始调整经济政策,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利用外国资本发展苏俄经济,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因此D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A. 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 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 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 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查看答案

1930年约有2万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到苏联工作,苏联有色金属企业的经理和技术经理几乎都由美国人担任。1931年苏联购买了世界拖拉机出口总额的90.5%,1932年苏联购买了世界出口机器总额的一半。由此可知

A. 苏联经济建设严重缺乏技术人才

B. 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波及到苏联

C. 美国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至苏联

D. 客观条件有利于苏联的经济建设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在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农户不再逐户加入农庄,而以整乡整区农民集体入社,有些地区纯粹是连片划入集体农庄。这突出反映了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

A. 调动了农民入社的积极性

B. 推动了苏联工业化进程

C. 以行政命令干预强制推行

D. 改变了土地的经营方式

 

查看答案

1928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

A. 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 建立城乡市场交换关系

C. 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

D. 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查看答案

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认识,理论界有许多说法。依据下面说法可以断定“斯大林模式”

A. 是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方式

B. 是高度集中的计划政治经济模式

C. 为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

D. 是导致日后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