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又被形象地称作中国“天眼”,人们寄希...

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又被形象地称作中国天眼”,人们寄希望于这个最大的天眼或许能解开宇宙起源之谜。17世纪初人类在探索天体宇宙奥秘中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是

A. 伽利略自制天文望远镜

B. 牛顿建立近代力学体系

C. 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

D.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A 【解析】17世纪初,伽利略自制天文望远镜,探索天体宇宙奥秘,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故A正确; 18世纪牛顿建立近代力学体系,故B错误;20世纪初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故C错误;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也不是在17世纪,故D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843年、1844年、1845年北方各商埠刚开放时,英国兴奋若狂。设菲尔德的一家有名商行向中国输出大批刀叉,并声称它准备把刀叉供给全中国。但中国人不懂得刀叉的用途,而是用筷子扒饭,他们对这些器物连看也不看。

——《中国近代手工业史料》

材料二  1852年英国驻广州的代办密切尔曾经这样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十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品(不合鸦片)竞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及我们那人口稀少的北美或澳大利亚殖民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1852年密切尔报告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人为何对中国开放商埠“兴奋若狂”?请举两个材料一中所谓的“北方商埠”。

(2)结合所学知识,为改变材料二中的“奇怪的结局”,英国当时发动了什么战争?19世纪末《马关条约》的签订对英国改变“奇怪的结局”有帮助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

《天津条约》签订以后,咸丰皇帝曾表示:“因思驻京一节,为患最巨,断难允行。至进京换约,如能尽力阻止,更属妥善。”咸丰皇帝的这番话实质上反映了

A. 外国公使“驻京”是危害最大的条款

B. 英法“进京换约”的要求是不正当的

C. 清政府强硬的反侵略外交政策

D. 清政府受传统外交体制的束缚

 

查看答案

《南京条约》第十一条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若两国商贾上达官宪,不在议内,仍用禀明字样为着。该条款反映出

A. 英国尚未扭转官方交往劣势

B. 中国传统华夷观念有所改变

C. 中英条约签订以平等为前提

D. 清廷完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查看答案

1858年中美《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大清国大臣与大合众国大臣公文来往,应照平行之礼,用“照会”字样;领事等官与中国地方官公文往来,亦用“照会”字样。这一规定

A. 扩大了美国在华的领事裁判权

B. 表明中美两国开始平等外交往来

C.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D. 反映中国被迫接受近代外交规则

 

查看答案

《中英虎门条约》第六款规定:“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常来居住,或不时来往,均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中华地方官应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地势,议定界址,不许逾越,以期永久彼此相安。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即听该地方民人捉孥,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这表明

A. 清政府摆脱了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 英国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C. 清政府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 英国攫取了在华的重大权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