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南京条约》第十一条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

《南京条约》第十一条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若两国商贾上达官宪,不在议内,仍用禀明字样为着。该条款反映出

A. 英国尚未扭转官方交往劣势

B. 中国传统华夷观念有所改变

C. 中英条约签订以平等为前提

D. 清廷完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传统外交强调华夷之辩的夷夏外交,在外交文书上有所体现。现在“照会”、“申陈”等都是近代的外交用语,“平行照会”使清王朝被迫放下“天朝上国”的架子,这些外交礼仪及用语的变化,在客观上促进了甲国外交的近代化,表明清政府外交政策有所调。故选B。其他选项不符合主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58年中美《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大清国大臣与大合众国大臣公文来往,应照平行之礼,用“照会”字样;领事等官与中国地方官公文往来,亦用“照会”字样。这一规定

A. 扩大了美国在华的领事裁判权

B. 表明中美两国开始平等外交往来

C.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D. 反映中国被迫接受近代外交规则

 

查看答案

《中英虎门条约》第六款规定:“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常来居住,或不时来往,均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中华地方官应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地势,议定界址,不许逾越,以期永久彼此相安。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即听该地方民人捉孥,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这表明

A. 清政府摆脱了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 英国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C. 清政府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 英国攫取了在华的重大权益

 

查看答案

根据《南京条约》文本,五口通商后,中方认为英人可在各口岸的港区居停,不得入城;英方则坚持要到城内活动。咸丰帝认为夷人入城事关中外大防,有损天朝体面。广州官府默许士绅煽动排外情绪,引发1849年反入城风潮。这反映出

A. 清政府被动实行开放政策

B. 广州官民合理维护主权

C. 清政府抗拒接纳条约体系

D. 列强曲解条约扩大侵略

 

查看答案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既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联络二百余年所收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之他人”“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 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B. 开启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 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D.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查看答案

关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问题,英法两国认为:可以与中国保持平等关系;这对我们有好处,也将对你们有好处。而中国皇帝则认为:这是封贡体制的终结和对中国天下共主身份的否定,不可接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英法的主张是为了与中国平等往来

B. 外国公使驻京可方便对中朝贡

C. 朝贡体制能够适应近代外交的需要

D. 中国统治者缺乏近代外交观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