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周代开始一直存在宵禁制度(禁止夜间活动)。早晨鼓声城、坊、市三门一齐打开,日暮...

从周代开始一直存在宵禁制度(禁止夜间活动)。早晨鼓声城、坊、市三门一齐打开,日暮鼓声城、坊、市三门一齐关闭。唐大和五年(831年)京城坊门“或鼓未动即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唐诗人王建(768-835)“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开成五年(840年)十二月敕“京夜市宜令禁断”。由此可见唐晚期

①抑商政策开始改变

②商业发展促使政策的调整

③夜市已经比较繁荣

④政府依然禁绝夜市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由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始终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①说法错误,应该排除;②③④正确,所以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凯恩斯学派看来,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以下是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叙述,其中最主要的是

A. “工商食官“绕过市场满足了社会需求

B. 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

C. 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社会需求

D.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查看答案

农业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下列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土地属于国民所有

B.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

D. 唐代开始实行的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

 

查看答案

钱穆《国史大纲》记载: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有关该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

B.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C. 所分配之土地不准买卖,只准使用

D. 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查看答案

“经济是一切社会存在及历史发展的基础,经济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和推动。”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所述史实正确的是

A. 唐代“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形成街市

B. 东汉初杜诗创造了灌溉工具水排

C. 明清会馆的出现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

D.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查看答案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 “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之廛”

C.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D. “借间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