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经济是一切社会存在及历史发展的基础,经济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彼此联系...

“经济是一切社会存在及历史发展的基础,经济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和推动。”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所述史实正确的是

A. 唐代“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形成街市

B. 东汉初杜诗创造了灌溉工具水排

C. 明清会馆的出现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

D.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C 【解析】明清会馆是按地域结成的商帮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所以明清会馆的出现是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宋代“市”才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形成街市,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东汉杜诗创造了冶铁工具水排,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广泛”的推广应用的说法过于夸张,|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 “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之廛”

C.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D. “借间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查看答案

图所示装置由东汉太守杜诗创造。它实现了供风形式的革命性变化,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这种装置主要用于

A.灌溉            B.制瓷

C.冶铁            D.纺织

 

查看答案

北宋王巩在《闻见近录》中写道:南京(地名,在开封附近)去汴河五里,河次(河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也,其盛非宋州可比。凡群有设宴,必招河市乐人,故至今俳优曰河市乐人者,由此也。从材料中可见北宋时期(   

形成了政治中心之外的商业中心      在通商要道上兴起了繁荣的市镇

出现了文娱活动商业化的趋势        商业活动开始突破坊和市的划分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表中摘编自明清相关史志资料,显示了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盛泽镇“供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绸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①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②纺织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③市镇经济繁荣

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与政治理论,偏重在政府的职分与责任,要求政府能尽职胜任,选贤与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政治,扩充自己的权力,都不得不用游士。……于是君主与游士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用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四

(隋)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五

孙中山曾经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古最好的选拔真才的制度。”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的时代背景。

(2)结合材料二、三,比较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

(3)据材料四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

(4)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而孙中山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