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关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927—1945)的正确描述是 ①1927—1936年...

关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927—1945)的正确描述是

①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②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工业受到严重打击

③涌现出一批实业家,如张謇、周学熙等

④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

 

D 【解析】1927—1936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工业受到严重打击。①②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项。涌现出张謇、周学熙等一批实业家,是在北洋政府时期;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是在解放战争时期。③④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③或④的AB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85年,广东一些手工丝织业者捣毁新式机器缫丝厂。事件发生后,地方官员派兵查封各处缫丝厂,理由是“平民不得擅自购置机器”。这说明

A. 民族资本主义受到旧势力的严重阻碍

B. 民族工业之间竞争激烈

C. 商品经济已经冲垮了自然经济的堤坝

D. 清政府尚未意识到机器工业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粮、棉、茶等一般的民生用品在转运贸易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流通量和流通范围较以往有所扩大,流向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这种状况表明中国

A.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的增强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

C. 生产力水平出现质的飞跃

D. 城乡生活方式的融合

 

查看答案

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掌管百工技的少府监,每年十月,从刑部都官司的官奴婢和官户中挑选一部分人为工户,送到少府监学习细缕、车辂、乐器制造等精细手艺……传技师傅从全国各地挑选,代表着当时各行业职业技术的最高水平。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 实行对手工业者的集中管理    B. 家庭手工业的技术水平最高

C. 职业教育以帅徒传承为主流    D. 官营手工业生产带有季节性

 

查看答案

此一时期,北方生产的棉花,水运卖至南方;南方织成的布,水运卖至北方。江苏松江的织造很有名,所需棉花多赖北方供给;安徽芜湖的浆染很有名,所用的原料则来自福建。这种情况的特点是什么?应该是哪个时期的现象?

A. 运河贯通南北,应是唐代    B. 经济甚为繁荣,应是宋代

C. 商品区域分工,应是明代    D. 商业城市初兴,应是清代

 

查看答案

有史书记载:明朝时期,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长期如吾土,则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顷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私营手工业占到主导地位    B. 商品经济已经渗透浙江农村

C. 政府的抑商政策趋于松弛    D. 当地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