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此一时期,北方生产的棉花,水运卖至南方;南方织成的布,水运卖至北方。江苏松江的织...

此一时期,北方生产的棉花,水运卖至南方;南方织成的布,水运卖至北方。江苏松江的织造很有名,所需棉花多赖北方供给;安徽芜湖的浆染很有名,所用的原料则来自福建。这种情况的特点是什么?应该是哪个时期的现象?

A. 运河贯通南北,应是唐代    B. 经济甚为繁荣,应是宋代

C. 商品区域分工,应是明代    D. 商业城市初兴,应是清代

 

C 【解析】根据材料“北方生产的棉花,水运卖至南方;南方织成的布,水运卖至北方”体现的商品区域分工和流通,江苏松江的织造很有名应是元朝之后,故材料的史实反映的是明朝,商品区域分工,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运河的相关信息,排除A。材料反映商品区域分工和流通,而且宋代江苏松江尚未闻名,排除B。材料体现商品区域分工和流通,与商业城市初兴无关,排除D。所以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史书记载:明朝时期,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长期如吾土,则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顷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私营手工业占到主导地位    B. 商品经济已经渗透浙江农村

C. 政府的抑商政策趋于松弛    D. 当地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查看答案

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帛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三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C. 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 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唐朝诗人孟郊在《织妇辞》中曾有“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的诗句,而韦应物的《杂体五首》中有“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的句子。对比这两句诗,可看出

A. 丝织业不够发达,产量较少

B. 当时的丝织品主要供上层社会消费

C. 丝织品主要出口地中海等欧洲地区

D. 丝织品为织者自己所用

 

查看答案

下图中所示的农具出现在汉代的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五四运动前后,社会发展风云激荡,各种思潮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经历着空前的解放和变换。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民意测验机构在北京大学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出一位在五四运动前后贡献最大的人物,结果下列人物得票相近。

材料二

(1)材料一的四位人物中,你认为哪一位应该排在首位?为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有何影响?

(3)以上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发展演变的什么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