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

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

A. 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

B. 倡导经世至用,反对思想一统

C. 批判八股取士,倡导学以致用

D. 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

 

D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讲述“学问之道”,而非批判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材料反对的是“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以水济水”,而非反对思想统一,故B项错误;八股取士是明清朝选拔官吏时的一种科考方式,材料并未体现批判八股取士,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作者主张经世致用,反对思想僵化,盲目随从,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意思是

A. 理学阻止了中国独特文明的延续

B. 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念

C. 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D. 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

 

查看答案

王阳明认为士、农、工、商“其归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则一而已”,且进一步说明“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的观点,他把传统观念中一直被视作“贱业”的工商摆到与士同等的水平(《节庵公墓表》)王阳明《传习录拾遗》说:“虽经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这些看法

A. 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B. 阐发了“存理去欲”的重要性

C. 旨在表明士农工商“四民平等”

D. 论证了个体“良知”的相对性

 

查看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孝道思想逐步发展超越了忠君的思想,成为士人阶层安身立命的最高追求。这主要是因为(   )

A. 为了维护士族门阀政治合理性的需要

B. 孝道思想成为唯一主导思想

C. 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D. 为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需要

 

查看答案

董仲舒在君主南面之术上主张“天高其位而下其施”,"天高其位,所以为尊"是道家的术,"下其施,所以为仁"是儒家的道理。由材料可推出董仲舒的新儒学

A. 把天道观念和人文主义结合

B. 兼采道家驭人术与儒家行政术

C. 主张君主把修身与治国相结合

D. 是道教与儒学相融合的产物

 

查看答案

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沦,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在于

A. 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

B. 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C. 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

D. 探究人性发展本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