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董仲舒在君主南面之术上主张“天高其位而下其施”,"天高其位,所以为尊"是道家的术...

董仲舒在君主南面之术上主张“天高其位而下其施”,"天高其位,所以为尊"是道家的术,"下其施,所以为仁"是儒家的道理。由材料可推出董仲舒的新儒学

A. 把天道观念和人文主义结合

B. 兼采道家驭人术与儒家行政术

C. 主张君主把修身与治国相结合

D. 是道教与儒学相融合的产物

 

B 【解析】““天高其位而下其施”,"天高其位,所以为尊"是道家的术,"下其施,所以为仁"说明董仲舒的思想含有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结合,B正确;A、C和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沦,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在于

A. 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

B. 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C. 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

D. 探究人性发展本原

 

查看答案

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独尊儒术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其本质是(    )

A.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消沉            B.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C.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发展空间            D.文化内容由宽容转向专制

 

查看答案

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与此主张同属于一个思想流派的是

A.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C.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查看答案

不同的人与人交流风格迥异,孔子“不问不答,少问少答,多问多答”,老子不在意别人能否理解自己的意思,“知我者希,则我这贵”,墨子老是追着别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强聒而不舍”。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个人性格差异

B. 个人职业不同

C. 个人品德参差

D. 生活环境差别

 

查看答案

孔子主张对民众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荀子却主张“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这种变化体现了

A. 士阶层开始崛起并受到重用    B. 战国时期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C. 儒家治国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 荀子摒弃了儒家的德治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