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人说:“一战”后的国际形势发展的特点是“从和平走向战争”能反映这一特点的事件是...

有人说:“一战”后的国际形势发展的特点是“从和平走向战争”能反映这一特点的事件是

A. 经济危机的爆发

B. 国际联盟的建立

C. 干涉苏俄革命

D.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瓦解

 

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吸取战争的教训,为维护世界和平,建立了国际联盟,但后来国联被西方大国所操纵成为对外侵略扩张的工具,B符合题意;A经济危机与和平无关;C是在一战期间;D凡华体系从建立开始就隐藏着战争的威胁,与题意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皇帝(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毛泽东在1964年前后多次谈到秦始皇的历史地位,评价越来越高。在1964年6月24日一次接见外宾的谈话中,毛泽东说:“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

请回答:

(1)材料一“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的制度有什么特点?

(2)依据材料二,分析毛泽东肯定秦始皇的原因。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业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为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材料二戊戌政变大事记

1898年9月18日(农历八月初三),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凤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希望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彻底变权。

9月19日(农历八月初四),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

9月20日(农历八月初五),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9月21日(农历八月初六),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连和六君子被杀。

——据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整理

(1)材料一是基于怎样的史观对戊戌变法进行评价的?从这一视角来讲,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戊戌政变发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三菱是从明治维新以后白手起家的。三菱资本原始积累的最大特点是:除了使用一般的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以外,还高举振兴民族海运业的旗帜,以政府的特权保护和海运独占地位为杠杆,一举扩大了企业的规模和资本的积累。当时,政府的保护形态主要是作为生产手段的船舶、工厂和矿山的廉价出售和航运助成金的发放,其次是为船舶的购入和修理提供贷款等。

——《三菱财阀史》

材料二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重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作坊里的日本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三菱创业阶段的发展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日本人“心灵紧闭”和“眼观八方”的具体表现及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报纸上曾经有出售家奴与阉马的广告。有饲养吹笛唱歌等专长的农奴竟与马匹同列。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讲话

材料三1861年《解放农奴宣言》载:“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材料四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材料五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增加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俄国社会经济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说农奴的处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三表明农奴解放后获得了哪些权益?材料四中“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的原因是什么?依据上述材料简要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

人的得救与否,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

——加尔文

材料二1529年,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开始与罗马教廷走向决裂;1533年,亨利八世宣布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贡金;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在地上之唯一最高首脑”。从此,英国完全脱离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成为一个新教国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其共同点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次宗教改革有何显著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