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子免于倾倒吗?20世纪初的中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一革命。

——孙中山

漫画《“惩罚”中国》

问题:从材料中提取一个关于20世纪初清政府处境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示例:清政府已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义和团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八国联军侵华,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资产阶级革命派组建革命团体,号召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依据材料中信息从“清政府已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义和团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八国联军侵华,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等提取观点。第二问论证结合八国联军侵华,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资产阶级革命派组建革命团体,号召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等归纳论证,并说明结论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元廷制订了一整套比较严密的政策。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的模式内。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多名官员中,常常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重要政务“事从公议”,而且常有“众论不齐”的情况。成宗朝前后,行省官朝觐述职和不定期迁调,朝廷遣官钩考、巡察等,或经常举行,或成为定制。行省路以下官吏的铨调开用,由朝廷三年一次遣使举行。元代行御史台及廉访司法既注意对一般地方官府的普遍监察,更把行省当做地方监察的重点对象。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二美国1787年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法及很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合众国已经缔结及将要端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前述之参议员及众议员,各州州议会议员,合众国政府及各州政府之一切行政及司法官员,均应宣誓或誓愿拥护术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及其修正案第十条规定: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均由各州成由人民保留之。美国内战结束后,国会通过宪法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

——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加强对行省控制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作用。

 

查看答案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郭嵩焘说中国官民之势,悬隔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材料体现的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中国下层民众的冷漠

B.清朝上层不能团结一致

C.中国政治制度的落后

D.君主立宪脱离中国国情

 

查看答案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人欣喜若狂,人们纷纷谈论我们这次可是一举而要为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需要效劳了。然而,假想市场的美景冲昏了商人的头脑,使他们看不见障碍。英国人之所以估计过于乐观,是因为

A. 受到过去的殖民经验的蒙蔽

B. 忽视了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力量

C. 忽视了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决心

D. 认为中国人乐意接受他们的效劳

 

查看答案

清道光末年梁廷枏(楠)撰写的《夷氛闻记》描述了英国议会决议出兵中国的场景:“顾通国商民皆不欲启衅东粤,且用兵势将加税也,议数日不决。终以众喙汹汹,人持一见,随以求和争战两事,诣其所事罗占土神祠阄卜,将决焉,得战阄三,于是专意称兵。”该记述反映出作者对

A. 英国政治体制已经有相当了解

B. 场景的描述与事实相一致

C. 鸦片战争的原因缺乏深刻认识

D. 英国社情民意有清醒认识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外交涉事宜,均交由礼部和理潘院兼管;1844年,设置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菜领,负责外交事务;1861年成立专掌外交事务的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75年任命郭嵩焘为出使英国大臣,后来在其他各国也纷纷设立使馆。这表明当时中国

A. 半殖民地化半封建化

B. 被迫全面对外开放

C. 外交逐渐走向近代化

D. 政治现代化的启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