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张誊说:“各省决心独立,蓄根在政府三年内之反对立宪,授柄在官收商办铁路之不合法,...

张誊说:各省决心独立,蓄根在政府三年内之反对立宪,授柄在官收商办铁路之不合法,而发机在荫昌汉口之战,恣态行杀略,凡识时务者皆能知之,既由极高之热度酿成一般之舆论,潮流万派,毕趋共和。这反映的是(  )

A.辛亥革命,人心所向

B.君主立宪,广受反对  

C.商办铁路,不合法规

D.各省独立,国家分裂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所谓“蓄根在政府三年内之反对立宪,授柄在官收商办铁路之不合法,而发机在荫昌汉口之战”是在分析事件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可事件是辛亥革命。材料中“一般之舆论,潮流万派,毕趋共和”反映出人心所向,答案为A。BC两项仅是辛亥革命的背景,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孙中山(1866—1925年)在回忆录中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A. 他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广东沿海起义

B. 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

C. 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D. 他领导华侨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戊戌变法运动

 

查看答案

清朝进士李希圣曾记录:“……自联军之入城也,时掠取财物,而德兵尤横,……夷兵至骑驴上三殿,玉帛图籍焚掠无遗。……俄、英兵迭居颐和园,及出而薪木皆尽矣。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次战争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

A. “灭洋”与“扶清”

B. 爱国与保守

C. 反帝与反封建

D. 正义与非正义

 

查看答案

创办于20世纪初的上海《时报》在评论某一事件时指出:“革命军既有兵队,又有军械,与政府俨然有对峙之势矣,而政府亦以对峙相待,命陆军大臣统近畿军队乘车而下,相

见于江汉之间。是役也,南北战欤?人民与政府战欤?革命与专制战欤?其胜其败,势

将大异。”这一评论

A. 支持了国民革命    B. 声援太平天国运动    C. 肯定了南昌起义    D. 针对的是武昌起义

 

查看答案

晚清人士黄遵宪曾评价某个条约把“东南诸省所恃以联络二百余年所收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之他人”。这个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北京条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