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进士李希圣曾记录:“……自联军之入城也,时掠取财物,而德兵尤横,……夷兵至骑驴上三殿,玉帛图籍焚掠无遗。……俄、英兵迭居颐和园,及出而薪木皆尽矣。”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次战争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
A. “灭洋”与“扶清”
B. 爱国与保守
C. 反帝与反封建
D. 正义与非正义
创办于20世纪初的上海《时报》在评论某一事件时指出:“革命军既有兵队,又有军械,与政府俨然有对峙之势矣,而政府亦以对峙相待,命陆军大臣统近畿军队乘车而下,相
见于江汉之间。是役也,南北战欤?人民与政府战欤?革命与专制战欤?其胜其败,势
将大异。”这一评论
A. 支持了国民革命 B. 声援太平天国运动 C. 肯定了南昌起义 D. 针对的是武昌起义
晚清人士黄遵宪曾评价某个条约把“东南诸省所恃以联络二百余年所收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之他人”。这个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北京条约》
1894年7月11日《申报》发表《战必胜说》一文,从中国传统的战胜之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认为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海口众多,处处可攻,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而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凡事皆一洗因循之习”,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尚何有惧哉”?这表明战前
A. 中国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
B. 国人的心态具有盲目自信
C. 日本丧失天时、地利、人和
D. 国人对国情分析比较透彻
田秉锷教授在《大国无兵》一书中认为:“较之清王朝的制度,洪秀全政权的制度建设没有历史进步的大势。”下列各项中,最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A. 以“拜上帝教”为号召,发动金田起义
B. 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C.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
D. 颁布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