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媒体指出:当安徽、四川等部分地区的制度创新收益被中国的经济决策层和广大农民群众所...

媒体指出:当安徽、四川等部分地区的制度创新收益被中国的经济决策层和广大农民群众所深刻理解后,“包产到户”的制度变迁就转变成为中国农村整体而言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这表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变革(  )

A. 是在实践基础上逐步推进

B. 起源于自发的倡导和组织

C. 达成自上而下的完全一致

D. 突破了意识形态的顽固制约

 

B 【解析】“四川等部分地区的制度创新收益被中国的经济决策层和广大农民群众所深刻理解后,“包产到户”的制度变迁就转变成为中国农村整体而言的诱致性制度”说明经济体制改革从基层开始逐渐推进,B正确;A逐步推进不符合事实,C中完全一致说法绝对;D中此时还没有突破意识形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9年5月28日,人民币兑换银元的比价约为100:1,到6月8日非法市场上的比价已上涨到2000:1,银元猛涨刺激物价攀升。反动分子叫嚷:“解放军可以打进上海,人民币则进不了上海。”据此可知

A. 国民党势力依然控制着上海

B. 人们对银元有盲目的依赖感

C. 人民币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

D. 不法投机商制造混乱威胁政权

 

查看答案

《1943:中国在十字路口》中记载:“l944年,蒋的部队在日军‘一号作战’攻势面前节节败退;史迪威将军的撤换引发了美国对蒋介石政权的失望;知识分子在重组的民盟下开始活动,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敌后战场转入反攻.”这主要反映出1944年

A. 国民政府统治离心已见端倪

B. 日军持续进攻战略效果明显

C. 敌后根据地合法地位得到认可

D. 民主党派已支持中共的主张

 

查看答案

《苏维埃乡村追求》一文中说:“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

A.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B. 红军长征的胜利

C.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D. 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查看答案

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国家主义、自由主义思想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五四运动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多汇集到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来,这表明五四运动

A. 影响了国人救国方案的选择

B. 加快革命领导力量的改变

C. 推动了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

D. 促进了思想多元化的探索

 

查看答案

国际妇女解放运动从萌芽兴起,发展至今亦有2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30—40年代,欧洲妇女开始了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从根本上讲,此时妇女解放运动兴起是基于

A. 资产阶级确立政治统治

B. 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C. 社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

D. 启蒙运动宣传自由平等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