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苏维埃乡村追求》一文中说:“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

《苏维埃乡村追求》一文中说:“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

A.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B. 红军长征的胜利

C.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D. 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C 【解析】根据材料“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是指1927-1937年,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主要体现在“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打破了苏联以城市暴动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模式,反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故C项正确。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表现,即工农武装割据的具体表现,排除A。红军长征的胜利与“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不符,排除B。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与材料时间“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不符,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国家主义、自由主义思想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五四运动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多汇集到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来,这表明五四运动

A. 影响了国人救国方案的选择

B. 加快革命领导力量的改变

C. 推动了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

D. 促进了思想多元化的探索

 

查看答案

国际妇女解放运动从萌芽兴起,发展至今亦有2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30—40年代,欧洲妇女开始了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从根本上讲,此时妇女解放运动兴起是基于

A. 资产阶级确立政治统治

B. 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C. 社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

D. 启蒙运动宣传自由平等思想

 

查看答案

18世纪欧洲报刊在评论某启蒙思想家时指出:“一个法国人竟然不把品德当作君主政体的原则。这是对政府的侮辱,并且几乎是一种叛逆罪。”这一言论

A. 反对人文主义者对君主宽容

B. 认为权力制衡理论有缺陷

C. 批评启蒙运动对理性的推崇

D. 指责礼会契约论排斥君极

 

查看答案

明末小说《醒世姻缘传》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也不管该穿不该穿,该住不该住,若有几个村钱(小钱),那庶民百姓穿了厂衣,戴了五六十两的帽套,把尚书侍郎的府第都买了住起……”。这种现象可以反映当时

A. 经济结构急速变动

B. 传统秩序受到冲击

C. 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D. 民众娱乐生活丰富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儒学在历史上某些时候被统治者作为统治思想时确实受到封建专制的影响,但儒学是不反对专制的。也有学者认为,儒学不仅反对专制,且方式是积极、直接、对抗性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儒学具有双重性,故史学届的争议没有意义

B. 史学界的辩论是推动儒学不断发展的动力

C. 儒学史上确有反专制主张,故前者观点错误

D. 观点的分歧缘于学者对儒学理解存在差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