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79年5月,曾两次担任美国总统的格兰特访问上海。由传教士主办的《万国公报》在...

1879年5月,曾两次担任美国总统的格兰特访问上海。由传教士主办的《万国公报》在介绍格兰特时写道:“民间爱戴情深,立之为皇。……践祚之后,……恩周朝野,民间不忍拘禅位之例,仍复尊之为皇矣。”这反映出当时

A. 社会上崇洋之风盛行

B. 社会與论受教会控制

C. 开始介绍西方政治生活

D. 新式报刊迎合民众心理

 

D 【解析】从材料“1879年5月”“由传教士主办的《万国公报》”“美国总统的格兰特”“民间爱戴情深,立之为皇”中可以看出,《万国公报》作为新式报纸把美国总统描述成“皇帝”,这反映了当时新式报纸来迎合中国人心理,故D项正确;材料“民间爱戴情深,立之为皇”说明A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教会控制社会舆论,故B项排除;C项说法错误,错在“开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书版刻风格多样,浙本多用欧体,蜀本多用颜体,江西刻本则欧、柳兼具。清末民初,西冷印社仿刻宋版字体、拼版印刷,是为“仿宋体”的由来。据此可知

A. 宋代活字印刷得到广泛应用

B. 宋亻代书法崇尚唐楷法度

C. 宋体是书法和雕版技术的产物

D. 仿宋体具有多种字体字形

 

查看答案

唐初禁止在籍户口逃亡,凡亡者“一日笞三十,十日加一等”;开元九年,朝廷规定,逃户自首者可以选择就地附籍,免除其6年的租调和徭役。这一调整

A. 赋予农民自由迁徙权

B. 有利于保障赋税收入

C. 推动租佃关系普遍化

D. 有利于遏制土地兼并

 

查看答案

下表是古籍中涉及大秦(罗马帝国)的部分记载。据此判断,汉魏时期

内容

出处

“永宁元年,掸国(今缅甸东北)王雍由调复遣使者诣阕朝贺,献乐及幻人……自言我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掸国西南通大秦。”

《后汉书》

“从加那调州(今缅甸丹那沙林,一说在孟加拉湾西岸)乘大舶,张七帆,时风一月余,乃入秦,大秦国也。”

《吴时外国传》

“大秦道既从海北陆通,又循海而南,与交趾(今越南北部)七郡外夷比(邻),又有水道通益州、永昌……”

《魏略》

 

 

A. 海陆交通都可到达大秦

B. 中国与大秦直接往来频繁

C. 中西方交往以海路为主

D. 史籍对大秦已有详尽记载

 

查看答案

出土文献秦简《法律答问》有如下法条解释:“(父)擅杀子,黥为城旦春。”“殴大父母(祖父母),黥黥为城旦春。”(城旦春:一种强制服役的徒刑,男犯筑城,女犯春米。)这突出说明秦律

A. 厉行轻罪重罚

B. 保留原始习俗

C. 条文细细密完备

D. 维护伦理秩序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

在工业革命中成长起来的一支庞大的雇佣劳动者,对于他们而言,工业文明带给他们的只是苦难与痛楚,他们成为这种体制的直接牺牲者。因此,工人阶级以及他们的理论家也最早展开了对工业文明的激烈批判:社会现实中劳动产品全部归属于资本家,导致了财富分配不平等,究其原因是因为劳动权利的丧失。因此,他们从自然法理论出发,要求获得劳动成果的权利,认为这是人的天赋权利。在对工业文明的一片批判声中,一批思想家也走上前台,他们坚决为现有的工业制度和社会体制辩护呐喊,这批思想家主要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他们一致认同,只有工业文明,只有资本主义的经济自由,才能增进国家的财富,带来社会的进步,实现理想的“文明社会”。

提炼材料中关于工业文明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并作简要评析。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