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

在工业革命中成长起来的一支庞大的雇佣劳动者,对于他们而言,工业文明带给他们的只是苦难与痛楚,他们成为这种体制的直接牺牲者。因此,工人阶级以及他们的理论家也最早展开了对工业文明的激烈批判:社会现实中劳动产品全部归属于资本家,导致了财富分配不平等,究其原因是因为劳动权利的丧失。因此,他们从自然法理论出发,要求获得劳动成果的权利,认为这是人的天赋权利。在对工业文明的一片批判声中,一批思想家也走上前台,他们坚决为现有的工业制度和社会体制辩护呐喊,这批思想家主要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他们一致认同,只有工业文明,只有资本主义的经济自由,才能增进国家的财富,带来社会的进步,实现理想的“文明社会”。

提炼材料中关于工业文明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并作简要评析。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观点一: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灾难。 评析:工业文明给广大的劳动者带来灾难,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或出现社会的贫富分化);生产力发展了,但工人阶级丧失劳动权利,产品分配不平等,人权受到侵犯;工业文明带来环境破坏;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西方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 观点二: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福祉。 评析:工业文明带来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和市场竞争;生产力的发展,能增加国家财富,带来社会进步;工业文明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它的扩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观点三: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利弊共存。 评析:结合观点一和观点二。 【解析】本题据材料“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即可提炼材料中关于工业文明的一种或两种观点,例如: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灾难。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 社会的贫富分化、工人阶级丧失劳动权利、环境破坏、西方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等方面作简要评析。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金银,特别是银源源不断地从西班牙殖民地流入欧洲,欧洲货币金属的供应量大幅度上升,在整个16世纪至少增加了3倍。西班牙政府曾试图禁止金银的出口,但徒劳无益。而且,政府本身就是最大的违禁者。它用大量的金银支付对意大利、德国和荷兰的欠款,并且资助无休无止的战争。正是这些国家包括西班牙参与的违禁买卖活动,使贵金属在欧洲蔓延扩散。最明显直接的结果是价格的长期(不正常的)上涨。16世纪末的价格水平比世纪初高出3倍至4倍之多。

——《世界经济简史——从旧石器时代到20世纪末》

材料二  直到19世纪中期,中国长期保持的出口顺差主要是通过外国人用白银偿付来解决的。然而,中国对白银的吸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明朝政府抛弃了元朝乃至更早的宋朝部分使用纸币的政策。这是因为在发生危机时,滥印纸币总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后果。明朝政府先是停止了纸币的印制,接着又停止了纸币的使用,从而完全使用铜钱和银锭。另外,货币税收的份额越来越大,最终演变成完全用白银交纳的“一条鞭法”的税制。正是中国对白银的公共需求、中国经济的巨大规模和生产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出口顺差,导致了对世界白银的巨大需求,并造成了世界白银价格的上涨。因此,弗林和吉拉尔德兹说:“如果没有近代早期中国向以白银为基础的社会的转变,欧洲和中国就不会有同样的‘价格革命’,也不会出现一个西班牙帝国(它是靠出售白银而得以生存)。”

——[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1)材料一描述的是欧洲哪一经济现象?其具体表现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油漆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居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生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一个玉器铺,更富裕了。

材料二 《郑氏规范》介绍,大地主郑氏家族的条规规定:“佃人用货币折租。”

材料三 《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明朝)成化末年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所织泞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1)以上材料反映了明朝的什么社会现象?

(2)以上材料所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哪几种?

(3)这几种经济活动对明朝社会经济发展各有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下面是185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指数统计表。该表印证了(   )

A. 科技对生产的作用日益凸显    B. 19世纪是世界工业增速最快的世纪

C. 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D. 世界工业生产呈现不平衡发展态势

 

查看答案

据学者估计,在1750~1800年间,“已开发世界”(欧美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世界”国家大致相当;但到1880年时,“已开发世界”国家的人均收入大约是后者的两倍,1913年,更达到3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    B.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 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 欧美资本主义的确立

 

查看答案

下表是英国工业化初期,劳动力在三大产业的分布情况,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不列颠劳动力的分布(1801——1901)   单位:%

年份

1801

1851

1901

(1)农、林、渔

35.9

21.7

8.7

(2)第二产业(制造业,矿业和建筑业

29.7

42.9

46.3

(3)第三产业

34.5

35.5

45.1

 

(资料来源迪恩、科尔:《英国的经济发展,1688—1957》,剑桥1964年版,第142页。)

A. 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直接向第三产业转移    B. 第二产业始终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

C. 劳动力转移速度完全受工业化程度影响    D. 劳动力转移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