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黄宗羲被蔡元培称为中国的卢梭,他的《明夷待访录》被认为是中国的《人权宣言》,这一...

黄宗羲被蔡元培称为中国的卢梭,他的《明夷待访录》被认为是中国的《人权宣言》,这一提法的依据是

A. 批判君主专制,具有启蒙作用

B. 倡导开明政治,效仿西方制度

C. 否定传统文化,促进民主发展

D. 提出主权在民,主张平等自由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是中国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主张限制君权,故A项正确。B项中“效仿西方制度”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明清儒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故C项中“否定传统文化”的说法错误。D项中“主权在民”的主张并不是黄宗羲的,故排除。本题选A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顾炎武曾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说明他主张

A. 经世致用

B. 为政以德

C. 心即理也

D. 独尊儒术

 

查看答案

有研究指出,中国近代化的阐释模式主要存在三种:

①“早期启蒙”模式;

②“冲击—反应”模式;

③“侵略—革命”模式。如果按这些模式进行历史分期研究,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分别是

A. 唐宋时期、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 明中后期、鸦片战争、太平天国

C. 义和团运动、国民革命、维新运动

D. 明中后期、甲午中日战争、清末新政

 

查看答案

当读到《论语》中孔子哀叹“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时,李贽嘲讽道:“夫子婆心直至此地,极像如今急功名者,欲得一好梦也不能,安得不心焦!”这种评论

A. 亵渎圣贤,悖逆民意,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

B. 顺应了农耕经济和工业化的历史发展需要

C. 适应了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的社会要求

D. 把圣贤看作凡人,认为圣贤也有凡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

 

查看答案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此文反映

A. 朱熹格物致知

B. 王阳明心外无理

C. 李贽革故鼎新

D.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一书中对他评价道:“在探索振兴民族真理的艰难路途上,他勇敢地战斗了一生。他以异乎寻常的艰苦精神创立了别开生面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的哲学体系的出现,标志着宋明理学的终结,提供了封建时代哲学可能达到的最高理论高度和历史形态。”该评价所说的历史人物应是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