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研究指出,中国近代化的阐释模式主要存在三种: ①“早期启蒙”模式; ②“冲击—...

有研究指出,中国近代化的阐释模式主要存在三种:

①“早期启蒙”模式;

②“冲击—反应”模式;

③“侵略—革命”模式。如果按这些模式进行历史分期研究,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分别是

A. 唐宋时期、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 明中后期、鸦片战争、太平天国

C. 义和团运动、国民革命、维新运动

D. 明中后期、甲午中日战争、清末新政

 

B 【解析】“早期启蒙”模式中“早期启蒙”思想出现在明末清初,故①相对应的近代化起点是明中后期;“冲击——反应”模式中“冲击”是与西方列强侵略有关,中国最早受到西方列强侵略的是鸦片战争,故②相对应的近代化起点是鸦片战争;“侵略——革命”模式中中国最早受到西方列强侵略的是鸦片战争,故③相对应的近代化起点是鸦片战争;所以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当读到《论语》中孔子哀叹“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时,李贽嘲讽道:“夫子婆心直至此地,极像如今急功名者,欲得一好梦也不能,安得不心焦!”这种评论

A. 亵渎圣贤,悖逆民意,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

B. 顺应了农耕经济和工业化的历史发展需要

C. 适应了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的社会要求

D. 把圣贤看作凡人,认为圣贤也有凡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

 

查看答案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此文反映

A. 朱熹格物致知

B. 王阳明心外无理

C. 李贽革故鼎新

D.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一书中对他评价道:“在探索振兴民族真理的艰难路途上,他勇敢地战斗了一生。他以异乎寻常的艰苦精神创立了别开生面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的哲学体系的出现,标志着宋明理学的终结,提供了封建时代哲学可能达到的最高理论高度和历史形态。”该评价所说的历史人物应是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查看答案

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最符合李贽原意的是

A统治者必须以果断的措施实现自己的政策

B.思想上的统一必须服务于政治的统一

C.李斯作为宰相,其所作所为无可厚非

D.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

 

查看答案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说:“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对这一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强调了公私之间的对立关系

B. 反映了当时新经济因素的要求

C. 批判了人们自私自利

D. 肯定了私有开始向公有的转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