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原来是一种民间文学,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不是正式文体。然而,20世纪初期,它却在中国流行开来。这主要是因为( )
A. 政府的大力提倡 B. 思想启蒙的需要
C. 政治变革的推动 D. 白话文通俗易懂
近代一些感时忧世之士主张:“廷精于中西学者,广译西国有用之书,贱价出售,以广流传,使咸识格致之妙用然后迂腐之见化,然后诽谤之风……朝野一心,人无间言。”下列主张属于“感时忧世之士”的是
A.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 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C. 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
D. 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
平王东迁后,在各封国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险恶的国际关系。他们都了解国王的权力和荣光已经一去不复返,唯有凭借自身力量才能生存。下列孟子的哪一言论与其背景相近
A.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 “舍生而取义者矣”
D. “教亦多术矣”
杜甫在画家刘单创作的山水屏障画上的题画诗“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的创作境界颇为后世文人画家欣赏与向往。王右仲评价道:“篇中最得画家三昧,尤在‘元气淋漓障犹湿’一语,试一想象,此画至今在目。”这说明
A. 唐诗的表意功能胜于文人画
B. 文人画追求诗画一体的意境
C. 中国古代艺术内容是相通的
D. 文人画是对唐诗的继承和发展
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者为道德极峰。这说明先秦士子
A. 提倡政治参与意识
B. 注重个人道德修养
C. 主张规范伦理道德
D. 讲究胸怀宽容博大
老子认为“无为无不为”,因为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不变、周行不殆的道理,用不着神道作主宰,更用不着人力去作安排。该思想
A. 源自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B. 批判了诸子百家思想
C. 希望重建等级社会秩序
D. 否定了自然法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