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为1935—1937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指数表。促成这一时期贸易指数变化的主...

下表为1935—1937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指数表。促成这一时期贸易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出口

出口指数

进口

进口指数

1935

576

61.7

941

62.4

1936

706

75.6

953

63.9

1937

838

89.7

771

64.7

 

——摘自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述略》

A.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 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

C. 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运动

D. 经济危机对西方经济的打击

 

C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对外贸易进口逐步超过出口,这一变化的直接促成因素是1935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政府推行法币改革,放弃银本位制,实行外汇管制等措施,这有利于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和国际收支平衡,故C项正确。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甲午战后,不在时间范围内,故A项错误。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只能减少进口,不能有效的增加出口,同时这也不是直接促成因素,故B项错误。经济危机对西方经济打击,西方国家为转嫁危机,往往采取措施增加出口,会增加中国进口的数量,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谈及洋务运动时说:“中国在外交上的一贯的失败也愈使自强运动看来差劲。……1860年间的改革在实践方面很严肃地向前跨步。因其如此,改革者尚要以传统的名目自保。他们小心谨慎,但传统中国之架构已被他们打下了一个大洞。”材料主要强调洋务运动

A.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侵略 B.因阶级局限无法突破传统惯性

C.中体西用的做法导致成效甚微 D.步伐谨小慎微但仍有开拓之功

 

查看答案

《南京条约》签订后,由于不了解国际惯例,中国进出口实行同一税率。之后,清政府在改订关税税率的谈判中,坚持要求“进口税重,出口税轻”。直到1902年,中外商约谈判,进口税由5%增至12.5%。对材料的正确解读是

A. 提高进口税是为保护民族工业

B. 进出口实行同一税率属于国际惯例

C. 降低出口税是为抵制外资侵略

D. 改订税率后清政府掌握关税主动权

 

查看答案

下表是当时全国工业、采矿和交通运输业的资产总值(6749万元)所占的比例。据此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1894年官方与民间资本的比例

 

官方资本

民间资本

有总额(万元)

4757

1992

所占比例

70%

30%

 

(注:官办企业中,重工业的资产占官办企业总资产的89.7%;轻工业的资产仅占官办企业总资产的10.3%)

A.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

B. “实业救国”已成为一股杜会思潮

C. 淸政府重视对洋务企业的投资

D. 列强尚未控制中国的重工业资源

 

查看答案

1897年创设的商务印书馆,最初经营的业务主要是印刷各种商业、商界的文件和账簿等,所以称为“商务”。它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 商业得到知识分子和社会的认可

B. 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C. 商战意识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

D. 传统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查看答案

下表为乾隆时期江苏崇明地区每年买米数量变化状况表,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时间

乾隆二十年(1755)以前

乾隆四十年(1775)

数量

不超过20万石

30万石

 

 

A.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    B. 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C.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D. 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