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 ) A.社会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C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表分析这一时期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及其原因,解读有误的是

../Application%20Data/Tencent/Users/453060122/QQ/WinTemp/RichOle/@(7332IBM(%5d31M2$F6@F7%5bV.jpg

A.产量初期下降,后期有所上升            

B.产量下降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

C.产量上升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政策的调整    

D.产量下降与人的主观冒进有关系

 

查看答案

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地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

A.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B.要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调整生产关系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B自然灾害是导致1960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D八字方针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查看答案

下列对三大改造的表述,错误的是

A. 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B.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C. 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D. 一五计划的“一化三改造”同时并举又同时完成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为了激化英法和德意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厮杀,与一向视之为“战争贩子”的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鼓励德国把战争矛头指向英法。这种损人利己的策略是苏联一贯奉行的民族利己主义政策。

材料二1939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在凶险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与纳粹德国签订的。这次苏德谈判之所以取得突破,主要在于慕尼黑会议后欧洲政治局势演变中双方的战略考虑。这个条约暂时有利于苏联,但更有利于德国,不利于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对世界和平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中的观点,并指出材料二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这个条约暂时有利于苏联,但更有利于德国,不利于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对世界和平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