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地把工、农、学...

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地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

A.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B.要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调整生产关系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的识记能力。由材料“1958年”“大公社”等关键信息可知,材料讲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调整生产关系,所以答案选D。 “一五”计划在1957年已经提前完成,A错误;材料并没涉及民族凝聚力,排除B;1958年“大跃进”运动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C不符合题意,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B自然灾害是导致1960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D八字方针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查看答案

下列对三大改造的表述,错误的是

A. 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B.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C. 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D. 一五计划的“一化三改造”同时并举又同时完成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为了激化英法和德意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厮杀,与一向视之为“战争贩子”的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鼓励德国把战争矛头指向英法。这种损人利己的策略是苏联一贯奉行的民族利己主义政策。

材料二1939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在凶险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与纳粹德国签订的。这次苏德谈判之所以取得突破,主要在于慕尼黑会议后欧洲政治局势演变中双方的战略考虑。这个条约暂时有利于苏联,但更有利于德国,不利于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对世界和平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中的观点,并指出材料二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这个条约暂时有利于苏联,但更有利于德国,不利于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对世界和平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战争与和平】

1938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对中国抗战将面临的国际形势做过预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苏俄不会单独出兵;②英国将在远东进行妥协外交;③美国不会单独干涉远东问题;④国联无力干涉。

——据鹿锡俊《国民政府对欧战及结盟问题的应对》

(1)分别说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做出上述预测的依据。

(2)概括指出当时苏、英、美三国的政策对远东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列两张历史照片共同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A. 伸张正义

B. 助纣为虐

C. 强权政治

D. 铸剑为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