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王阳明的心学将朱熹外在化的‘理’内在化为个体心灵的道德律令,把对外在权威的服从...

“王阳明的心学将朱熹外在化的‘理’内在化为个体心灵的道德律令,把对外在权威的服从、外在教条的恪守内在化为主体的自觉。”这说明心学思想

A. 彻底否定了朱熹理学

B. 具有人文主义的色彩

C. 反映了个性解放要求

D. 强化了道德自觉意识

 

D 【解析】“王阳明的心学将朱熹外在化的‘理’内在化为个体心灵的道德律令”说明心学思想强化了道德自觉意识,故D项正确;心学是对理学的发展,不是彻底否定,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以人文本”,故B项错误;心学是对个性的束缚,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董仲舒曾说“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条,而不止郊祭(古代帝王在郊外祭把天地的典礼),不政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董仲舒此言的主要目的是

A. 强调尊天地而贵君权

B. 说明等级礼仪的重要性

C. 直传儒学的独尊地位

D. 阐述君主专制需要神学

 

查看答案

费孝通认为,西洋的格局好比是一捆一捆扎得很清楚的柴,人们通常都属于若干人组成的团体。而我们则好比是将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而产生的一圈圈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的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这从侧面反映出

A. 西方文化注重个性凸显

B. 中国文化影响范围广大

C. 修齐治平的推及逻辑

D. 民主法治的哲学依据

 

查看答案

《荀子》一书长期遭受冷遇,与《论语》、《孟子》注家蜂起,成为士人学子必读经典的盛况形成了强烈反差。这主要是因为荀子

A. “对舟民水”的民本思想

B. “天行有常”的唯物思想

C. “礼法并用”的政治思想

D. 推崇礼乐制度的复古思想

 

查看答案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 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B. 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 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D. 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到战国末期出现了综合诸子百家思想的著作《吕氏春秋》。这一转变说明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

B. 诸子百家的思想渐趋雷同

C. 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加强

D. 儒家思想完全失去统治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