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反映了我国1961年和1962年生产指标变化的情况。这说明当时 A. 全国工...

下表反映了我国1961年和1962年生产指标变化的情况。这说明当时

A. 全国工业产量会剧下滑    B. 政治斗争抑制了经济发展

C. 国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    D. 中央对倾错误进行了纠正

 

D 【解析】1960年我国实行八字方针对于经济实行调整,表格显示钢产量、煤产量和基本投资都稳定上升。说明中央对“左”倾错误进行了纠正效果明显,D正确;表格显示不是下滑,基本投资是上升,A错误;此时没有政治斗争,B错误;C中优化不符合事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6年,共产国际指示中共说:“在城市中退却并收缩工人争取改善其地位的斗争的政策是不正确的,必须在农村中展开斗争,但同时必须利用有利的时机来改善工人的物质生活状况和法权地位,用一切方法使工人的斗争具有组织性。”这说明共产国际

A. 忽视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地位

B. 关注中共工农联盟政权的建设

C. 比较关注中国城市革命战略

D. 主张中共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查看答案

陈独秀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敏锐地意识到“当下的革命阻力已不再是表面上的制度与体制是否与现行的社会政治形势相一致,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陈独秀强调的是

A. 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革命的任务

B. 民主共和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C. 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D. 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生态优化

 

查看答案

据载,在整个18世纪,西欧从中国输入的茶叶翻了几倍,价值达到1.8亿两白银,其中英国人的消费占据了一半以上。推动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 中国自然经济抑制了进口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

C. 清政府对对外贸易的重视

D. 西欧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 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

B. 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

C. 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

D. 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

 

查看答案

明中叶,在江南地区的濮院镇,“机杼为阖镇恒产,男女赖此养育……余若丝绸牙行,若市坊,并一切贸易莫不仰给于是”。这说明当时江南一些市镇

A. 地域性商人活动比较活跃

B. 对外丝绸贸易较为兴盛

C. 丝织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D. 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