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荣氏企业发展的一些史料,来探究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荣氏企业发展的一些史料,来探究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其中将时代环境与发展状况对应错误的同学是

 

发展状况

时代环境

甲同学

1900年创办保兴面粉厂

甲午战后列强争相对华资本输出

乙同学

1915年创办申新纱厂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丙同学

1917年并购日资纱厂

人民群众开展了抵制洋货运动

丁同学

1936年面粉厂增加到12家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 丙同学

D. 丁同学

 

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乙同学应该是一战期间列强放松经济侵略而非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甲同学是完全正确的描述,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丙同学是完全正确的描述,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丁同学也是完全正确的描述,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民国以来,生产钢铁的汉治萍公司仅于民国五年至八年(1916——1919年),获有盈余,其他时间都是亏损。汉冶萍公司在民国五年至八年出现盈余的客观原因是

A. 欧战爆发,钢铁的价格大涨    B. 新进外国机器,设备先进

C. 抵制日货,爱用国货的影响    D. 政府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清政府谕令“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表明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一政策的调整发生在

A. 鸦片战争之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 甲午战争之后

D. 辛亥革命之后

 

查看答案

图一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示意图:

 

图二1933~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表:

图三漫画《财神图》:

请回答:

(1)简单概述图一反映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图一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

(2)图二反映了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3)图三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哪个时期?对联中的“卖国”具体指国家利益出卖给哪个国家?“一手遮天”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查看答案

1947年,上海五家专门印制钞票的印刷厂一分钟能印制1600万元的纸币,日夜赶制仍不能满足需要。后来,国民政府只好发10万元的大钞。这给民族工业带来的影响是

A. 提供了更多的民族资本

B. 使民族工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C. 减轻了官僚资本的压迫

D. 使民族工业遭到了致命打击

 

查看答案

民族资本家“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等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刘鸿生的话说明了(   )。

A. 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挤和打击    B. 官僚资本壮大了民族企业

C. 刘鸿生不适合当大老板    D. 毛纺织厂、火柴厂等轻工业不适合在重庆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