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民族资本家“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等都有官僚...

民族资本家“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等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刘鸿生的话说明了(   )。

A. 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挤和打击    B. 官僚资本壮大了民族企业

C. 刘鸿生不适合当大老板    D. 毛纺织厂、火柴厂等轻工业不适合在重庆发展

 

A 【解析】从材料中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可以看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官僚阶层控制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民族工业受到官僚资本的排挤和打击。故答案为A项。材料信息说明官僚资本控制民族工业而不是壮大民族工业,排除B项;C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民族工业与官僚资本的关系,D项对材料信息理解错误,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121919年的八年里,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大约13000 万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其内因主要是(    )

A. 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C. 各种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

D.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查看答案

1912-1919年间,中国第一、第二大工业分别是

A. 纺织业和面粉业

B. 造纸业和烟草业

C. 火柴业和榨油业

D. 钢铁业和煤炭业

 

查看答案

费正清教授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 工业结构存在不合理

B. 地区分布存在不平衡

C. 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 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

 

查看答案

19351936年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8.86%193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约230亿美元,为日本的1.8倍,占世界经济的近4%,是近代中国经济的最高点。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民政府的推动

B. 国内政局的稳定

C. 国际社会的支持

D. 科技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古诗词寓意深远,常常为我们解读历史信息提供言简意赅的绝妙注解。某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形象概括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在

A.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 甲午中日战争后

C. “一战”期间

D. 国民党统治后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