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谕令“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表明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一政策的调整发生在
A. 鸦片战争之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 甲午战争之后
D. 辛亥革命之后
图一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示意图:
图二1933~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表:
图三漫画《财神图》:
请回答:
(1)简单概述图一反映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图一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
(2)图二反映了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3)图三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哪个时期?对联中的“卖国”具体指国家利益出卖给哪个国家?“一手遮天”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1947年,上海五家专门印制钞票的印刷厂一分钟能印制1600万元的纸币,日夜赶制仍不能满足需要。后来,国民政府只好发10万元的大钞。这给民族工业带来的影响是
A. 提供了更多的民族资本
B. 使民族工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C. 减轻了官僚资本的压迫
D. 使民族工业遭到了致命打击
民族资本家“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等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刘鸿生的话说明了( )。
A. 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挤和打击 B. 官僚资本壮大了民族企业
C. 刘鸿生不适合当大老板 D. 毛纺织厂、火柴厂等轻工业不适合在重庆发展
1912~1919年的八年里,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大约13000 万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其内因主要是( )
A. 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C. 各种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
D.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1912-1919年间,中国第一、第二大工业分别是
A. 纺织业和面粉业
B. 造纸业和烟草业
C. 火柴业和榨油业
D. 钢铁业和煤炭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