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曹魏建立后,“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买。”购买物品、计算物价皆普遍使用布帛或...

曹魏建立后,“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买。”购买物品、计算物价皆普遍使用布帛或谷物,甚至为便于交易。将成匹的布帛分为片段。这说明当时

A. 商品经济发展严重调蔽

B. 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C. 政府垄断商业经营活动

D. 自然经济地位继续上升

 

A 【解析】曹魏建立后,废除货币改为以物易物,这反映了社会的长期动荡严重影响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重农,故B项错误;“使百姓以谷帛为市买” 体现不出政府垄断商业经营活动,故C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商业,不是自然经济,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周时,周天子作为封国主权持有者以“册封”的形式“委任”诸侯作为地方封国统治的代理人,并非拥有独立主权的诸侯接受周王授权而进行代理统治。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 西周是主权统一的国家

B. 西周没有出现最高统治权威

C. 诸侯在封国内独立实行统治

D. 分封体制以宗法血缘为基础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左传·昭公》记载:“周有乱政,而作九刑。”关于“九刑”的具体规定,《左传·文公》曾经提到“毁则为贼,掩贼为藏,窃贿为盗,盗器为奸”,触犯这些规定的要受到惩处;《尚书·吕刑》记载西周时期的刑罚有墨、劓、刖、宫、大辟五种,称为“五刑”,其具体条文规定达300多条。“刑罚世轻世重”则表明刑罚的执行时轻时重,因人因时而异,贵族中的亲故勋戚可以减免,交纳一定数量的罚金,也可以赦免。

——摘编自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关于西周的历史,罗香林认为:“他(周武王)把过去已被人灭掉的部落或诸侯之国重新建立起来。这在当时,曾得到大众的拥护,是其获得的第一步成功。第二步是完成了对亡殷的防范工作……第三步是以功臣开发边区,‘屏藩王室’而封建诸侯,这使亲亲贤贤的工作也随之成功了。”王玉哲认为:“周武王东征灭商后,曾经进行分封,在黄河流域各地区,广建侯卫……但这次分封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东方还没有大定下来,有些诸侯仍不能赴国……且埋下了政治的隐患。”

——摘编自罗香林《中国民族史》和王玉哲《中国上古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司法制度的特色,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两位研究者对西周历史的认识。

 

查看答案

周文王的苑囿是对公众开放的,人们可以在里面采集薪草,捕猎野兽;而齐宣王(前319-前301年在位)的苑囿是完全封闭的。这种差异说明

A. 齐宣王比周文王更具有势力

B. 君主不断加强对公田的垄断

C. 对平民的剥削方式发生变化

D. 国家君主的权威不断地强化

 

查看答案

“君王自命‘天子’,君主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这段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

A. 君权神授,皇位世袭

B. 君父同伦,家国同构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D. 男尊女卑,君父一体

 

查看答案

据《国语•鲁语》记载,里革和成公讨论臣杀其君谁之过的问题。里革认为是“君之过也。夫君人者,其威大矣。失威而至于杀,其过多矣”。这说明当时

A. 诸侯国君暴虐无道

B. 是非善恶观念淡薄

C. 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D. 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