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周文王的苑囿是对公众开放的,人们可以在里面采集薪草,捕猎野兽;而齐宣王(前319...

周文王的苑囿是对公众开放的,人们可以在里面采集薪草,捕猎野兽;而齐宣王(前319-前301年在位)的苑囿是完全封闭的。这种差异说明

A. 齐宣王比周文王更具有势力

B. 君主不断加强对公田的垄断

C. 对平民的剥削方式发生变化

D. 国家君主的权威不断地强化

 

D 【解析】西周时期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周天子的“苑囿”也相对开放,距离民众较近;战国时期,中央集权逐渐加强,君主的权力也随之不断强化,齐宣王是战国时期的国王,“苑囿”封闭程度随之加强,因此“苑囿”从开放到封闭,体现出君王的权力的不断上升,故选D。周王是“天下共主”,齐宣王只是众多诸侯国的一个国君,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公田,排除B项;材料也没有提及“剥削方式”的问题,排除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君王自命‘天子’,君主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这段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

A. 君权神授,皇位世袭

B. 君父同伦,家国同构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D. 男尊女卑,君父一体

 

查看答案

据《国语•鲁语》记载,里革和成公讨论臣杀其君谁之过的问题。里革认为是“君之过也。夫君人者,其威大矣。失威而至于杀,其过多矣”。这说明当时

A. 诸侯国君暴虐无道

B. 是非善恶观念淡薄

C. 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D. 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查看答案

周礼中有以系家庭伦常的婚礼,以示成人之道的冠礼,有敬天事神、祈福保民的祭礼,慎终追远、显扬孝道的丧礼,也有彰明君臣大义的朝礼,敦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等。这些周礼共同维系的主要是

A. 周王室安全

B. 嫡长子继承父亲的权力

C. 王位世袭制

D. 宗族分封下的社会秩序

 

查看答案

《训约十四条》记载“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据此,中国古代族规起到的直接作用是

A. 维护家族团结和睦

B. 灌输儒家伦理道德

C. 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D. 强化家国一体观念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男子休妻有“七出”之说,同时又有“三不去”对男子随意休妻进行限制,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的、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的。这一规定

A. 切实保护了妻子的利益

B. 稳定了家庭婚姻关系

C. 有利于维护宗法伦理秩序

D. 赋予女子婚姻主动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