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民国十三年,孙中山谈道:“民生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

民国十三年,孙中山谈道:民生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所以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由此可见,此时的三民主义(   )

A.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B.促进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C.是反资本主义的革命纲领 D.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B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孙中山三民主义,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孙中山强调民生主义和共产主义不冲突,时间为“民国十三年”即1924年,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其中对民生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识,可以促成国共合作,国民革命的兴起,B项正确。辛亥革命出现在1911年,A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材料强调民生主义和共产主义不冲突,但仍是资本主义的革命纲领,C项排除。孙中山是资本主义的代表,不会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D项排除。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孙中山是近代坚定的民主革命家,但他同时又说:“纯用革命手段不能完全解决经济问题。”“夫今日立国于世界之上,犹乎人处于社会之中,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者也。”在这里,孙中山主要强调的是

A. 革命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手段

B. 民生问题解决要立足和谐互助

C. 国内各民族要平等、团结、互助

D. 以和平方式实现财富国有,国民共享

 

查看答案

孙中山在1924年说:“仆之素志在提倡实业,实行民生主义,而在社会主义为归宿,俾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同享安乐之幸福。”他认为

A. 提倡实业实现共同富裕    B. 提倡实业实现平均大同的理想

C. 倡导国共合作实现社会主义    D. 实业是实现富强的不二选择

 

查看答案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 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C.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查看答案

1919年2月9日,发表于《每周评论》的《新时代之根本思想》一文指出:“现在时代的根本思想,依我看起来,就是个‘德谟克拉西’……所谓的‘德谟克拉西’,就是扫除社会上贵族阶级,用一般民众,组成一个完全平等的社会团体。所谓‘经济的德谟克拉西’,就是废止资本主义生产,用一般民众,造出大家是劳动者,大家做了大家用的一个平等的经济组织。”该文

A. 拉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序幕

B. 宣扬西方资产阶级权力制衡的民主政治

C. 将社会主义的内容注入到民主的口号中

D. 呼吁以暴力革命的手段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查看答案

下列新文化运动前后思想文化领域的言论,最有利于近代民主革命目标实现的是

A.世界万国,以有民权而兴,无民权而亡者,踵相接,背相望

B.女权愈振之国,共国愈文明

C.社会主义社会是最进步之社会

D.孔丘砌专制政府之基,以荼毒吾同胞者,二千余年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