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代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载:“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

古代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载:“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这种思想在古代社会被广为接受。由此可知,古人认为(  )

A. 中医理论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B. 人具有超越自然的主体地位

C. 要掌握自然规律从而征服自然    D. 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D 【解析】材料强调了天和人的一一对应关系,即强调了人和自然其实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封建迷信色彩,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了人和自然的对应关系而非超越自然,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征服自然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天文历算之学而论,“中国先哲们对于天文学的要求只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易·贲卦传》)和‘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尚书·尧典》)。至于宇宙的性质怎样,日月星辰为何东升西落。则以‘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故但言其所然,而不复求其所以然’。”这主要体现出中国古代天文学

A. 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B. 存在浓厚的神学和迷信色彩

C. 具有明显的实用性特征

D. 和算学整合为统一研究领域

 

查看答案

吕思勉说:“在商业兴起,广大的分工合作日日在扩充,每一个地方自给自足的规模,业已破坏净尽,含有自给自足性质的大家族,亦不复存在之时,宋儒还要根据这一个时代的道德、伦理和政治制度,略加修改,制成一种方案,而强人以实行,岂非削足适屦?”作者是在强调

A. 理学不适应经济发展

B. 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

C. 自然经济已不复存在

D. 理学不能满足统治需要

 

查看答案

在元代,汉儒的地位低下,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之说。可也就是在元代,施行时间并不长的科举考试却选用了最能体现汉儒思想精髓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考试内容,而且要求考生严格按程朱理学观点答题。这说明元朝

A. 民族歧视,控制思想

B. 等级森严,制度矛盾

C. 重视礼教,维护统治

D. 重视理学,以备顾问

 

查看答案

唐初,汇集京城的儒经师尊各述己说,难能统一。贞观七年(633),唐朝廷颁布五经《定本》于天下,令学人此后以《定本》作为传习儒经的依据。贞观十六年,孔颖达等人完成了《五经义训》180卷,永徽四年(653)向全国颁布,作为每年全国科举考试明经类的经典依据。材料表明唐朝

A. 准备推行科举取士制度

B. 采取行政手段统一学术思想

C. 研制各类学校统编教材

D. 顺应了儒、道、佛融合的文化发展潮流

 

查看答案

孔子把“仁”说成是“至德”,而把“孝悌”“忠信”礼”等都从属于“仁”的原则之下。以“亲亲”为出发点,认为孝梯是“仁”的根本,又由血亲之爱推及开大。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均反映出

A. 儒家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B. 儒家用仁政掩盖等级秩序

C. 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糅合

D. 儒家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