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1976年毛泽东去世以来,在毛泽东的每一个“逢...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1976年毛泽东去世以来,在毛泽东的每一个逢十整数诞辰,都会举行高规格座谈会或纪念大会,时任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也会在会议上发表讲话。从1983年以来,领导人的每次讲话各有侧重。

1983年,胡耀邦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九十周年的座谈会上讲话,提出继续推行他晚年错误的一套担心公开揭露他的错误会造成信任危机把毛泽东的伟大贡献因晚年失误而一笔勾销三方面的看法,都是不可取的。从1993年开始,每个整数年份的毛泽东诞辰纪念大会,领导人讲话都会重申《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毛泽东的评价: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同时,每一代领导人都会在原有评价的基础上加上新的表述。1993年,江泽民在前述表述的后面加上了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2003年,胡锦涛在江泽民讲话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2013年习近平的讲话,新增了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的新表述。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性贡献。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评价毛泽东的基本原则。

 

(1)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创建新中国;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探索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辩证的原则,历史发展的原则。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毛泽东的活动主要分布在三个历史时期: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9—1956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956—1976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结合这三个时期的历史时代主题基本上就可以概括出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贡献了,注意语言的简练和要点的突出。 (2)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认识分析历史人物的原则方法的能力。评价毛泽东的方法与评价其他人物的方法基本原则有一致性,这一点应该成为考生的基本常识与能力。同时要求考生能够正确灵活地运用这些评价的方法和原则,结合人物的活动进行恰如其分的客观公允地评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材料二 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上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列宁选集》第2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克思、恩格斯同列宁在共产主义革命问题上认识的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的哪些实践活动体现了对共产主义理论的创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材料二 恩格斯对马克思一家的困难处境是十分关心的。为了从经济上帮助马克思,使他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撰写理论著作,1850年,恩格斯毅然决定重返曼彻斯特,在欧门恩格斯公司当店员,从事他十分厌恶的经商工作。从这时候起,恩格斯就常常寄钱给马克思。恩格斯还常常帮助马克思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写、修改英文稿件,有时帮助马克思把他用德文写的稿件译成英文。当马克思忙着写《资本论》的时候,恩格斯甚至替马克思为报纸写文章。……恩格斯还常常替马克思还债,给马克思的孩子们买礼物和食品。马克思对此深为感动。他曾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的良心经常像被梦魔压着一样感到沉重,因为你的卓越才能是为了我才浪费在经商上面,才让它们荒废,而且还要分担我的一切琐碎的忧患。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为什么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恩格斯的精神品质并说明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友谊中得到的认识

(3)根据上述材料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恩格斯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逐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1905年)

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1904年)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则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1912年)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1924年)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并不是不列颠人民统治印度,而是近代文明利用铁路、电报、电话以及差不多每一件被成为文明的胜利的发明在统治着印度……印度只有忘却它在以往五十年左右所学到的东西,才能得救。铁路、电报、医院、律师、医生以及这一类的东西都必须取消。

——南布迪里巴德著(何新译)《圣雄甘地与甘地主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演变过程。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提出民族主义目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甘地民族主义的内涵。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和甘地民族主义的异同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土耳其是中东重要的伊斯兰国家。凯末尔当政时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凯末尔改革的特点,并推断其对土耳其社会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桎梏的惟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不得摘抄原文)并分析实际原因。

(2)有人认为:非暴力抵抗运动实际上是号召群众逃避斗争。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并说明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